当前位置:首页 > 壶口瀑布 老山界 习题及答案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9、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____觉角度突出夜之____,从 ______觉角度暗示山之___,从___觉角度反衬夜之____。(每处填一字)
10、怎样理解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在句中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12、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有何好处?
13、文中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有哪些困难,体现在哪里? 14、阅读“半夜醒来观赏夜景”这段景物描写,回答以下问题:
(1)“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3)文中要表现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的?有何作
用?
15、第22小节共用了几组比喻?除了比喻之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6、第22小节运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来并说明运用对比的作用。
17、第22小节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18、声音来衬托安静,是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某种声音而显得周围环境的宁静,试举一例加以描述。
《老山界》参考答案:
1、介绍了老山界的地理位置,以及作者等人要翻越此山等信息;开篇点题,突出老山界的高度,表明它是一座难走的山,为后文红军不畏险峻翻山作铺垫,从而突出红军的可贵品质。
2、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一步凸现观山之高,山之险。 3、表现我们克服困难后的愉快以及轻松,预示着未来美好光明的前程。
4、与文章第一节相呼应,突出翻山之险峻,更显出红军们的意志坚强,不畏困难。 5、C
6、“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抢”是为了说明吃饭的速度快。“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7、C 8、D
9、感、寒、视、高、听、静
10、“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而“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 “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11、“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
12、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条理清晰。
13、行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 睡 觉难——要在一尺多宽的陡峭山路上睡觉; 吃 饭难——粮食奇缺;
处 境难——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
14、(1)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2)庄严、奇伟 ; 寂静
(3)不矛盾。以动衬静,更突出了寂静。
(4)远、近、大、细; 比喻、排比、拟人;既形象生动的描绘出瑰丽的山色夜景 ,又表现红军战士镇定豪迈,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15、七组。把星星比作宝石 、把山峰比作巨人、把山谷比作井、把声音比作春蚕咀嚼桑叶、比作野马奔驰,比作山泉呜咽,比作波涛澎湃; 排比、拟人。
16、不适合睡觉和战士们的酣然入睡作对比;把战士们艰苦的行军、夜宿和壮丽的景色作对比。在对比之中突出了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情怀。
17、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
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 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 18、蟋蟀叫反衬出秋日夜晚的宁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