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市政公路下穿铁路框架桥
其中东幅框架纵向平移36.1m、西幅框架纵向平移13.5m、东幅框架垂直顶进23.9m、西幅框架垂直顶进24.5m。 平移时东幅框架最大顶力为932t、西幅框架最大顶力为970t; 垂直顶进时东幅框架最大顶力为1326t、西幅框架最大顶力为1369t; 当滑床板和后背达到强度后,便可进行纵向平移顶进作业。 当垂直顶进后背达到强度后,线路架空完毕,可以向路堤内垂直方向顶进。 顶进前应全面检查安装的液压系统,油路、顶铁、顶镐等设备是否完好和稳妥,试顶启动成功后即可开始正式顶进。整个顶进过程利用列车行车间隙,,同时每通过一次列车,要及时检查线路轨距、水平、高低,而每顶程完毕,也要全面检查箱体的方向和高程,为下一循环纠偏提供数据。 在顶进过程中如发现左右偏差较大时,可用增减一侧顶力调整或用挖土调整。 施工时注意事项: (1)施工前首先应做好防护铁路路堤边坡的准备,特别应做好雨季防洪准备。施工中尽量少破坏铁路路堤边坡,在立交两侧各设4根φ1.0m挖孔桩对铁路路基进行防护,确保铁路线路稳定、安全。 (2)采用顶入法施工,在确认不会伤及光、电缆后,方可开工。 施工期间不得破坏铁路防排水系统,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3)在施工前应与铁路有关主管部门签定相关协议,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得到铁路产权单位许可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保证铁路设施的安全,少得损坏铁路设备,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4)顶进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方向及高程。为防止扎头,结构顶进前做船头坡高速顶进高程,同时硬化顶进前方基础,以承托结构顶进,减小下沉。 (5)施工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顶进时注意结构方向,随时发现随时调整纠偏。 (6)顶进施工过程应严密监控线路变化,每次顶进后应对线路几何尺寸及标高进行测量并及时恢复线路正常状态。 - 13 -
(7)顶进施工时应利用行车间隙进行,每次挖土不得大于2.5m,不得超挖,以确保行车安全。 (8)各纵、横接头处采用高强螺栓及连接件相接,并确保连接件强度及支点安全。 (9)有关施工事宜,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进行。结构预制严格控制水灰比,禁用早强剂和细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顶进施工。施工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热。钢筋绑扎要确保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10)顶进作业时按要求申请慢行。按规定提前申请报慢行计划,待计划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封锁线路时必须按要求申请,待封锁计划批准后方进行施工作业。 (11)设臵线路防护标志,安排人员昼夜值班。其中作业标:设在施工线路及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500-1000m处;减速信号牌:插在慢行地段前后800m处;减速地点标:设在需要减速地点的两端各20m处。 (12)必须全面做好各种导体绝缘工作,以防止连电搅乱行车信号。 (13)雨季施工时准备好足够的道碴、枕木、钢轨以防线路变形及时进行抢修。 (14)施工前必须对通信信号、电力及地下管线等进行仔细查找与防护,在顶进施工时关键部位派专人看守,全桥顶进结束后,及时进行永久性防护。 (15)必须对线路加固材料随时检查。 (16)从试顶开始到顶进期间要设专人认真观察后背,传力柱、油泵、顶镐、纵横梁,线路的工作状态。每道传力柱的安设都必须垂直于后背,以控制顶进方向和防止传力柱受力区,每次开顶,线路负责人员都要全力以赴观察线路的方向和水平,如发现顶力出现异常,油泵压力突然增高,要立即停止顶进,要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夜间顶进更要注意观察线路的变化情况。 (17)顶进挖土直接影响着人身和线路的安全,设专人进行技术指导,机械和人工不能同时作业,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整修相结合的原则,及时观测发现和了解土质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和大面积土体坍塌,要果断采取- 14 -
措施,首先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 (18)列车慢行时必须测每次列车通过车速,并作好记录。 7、翼墙施工 框架济南方向设M10浆砌片石挡墙,平行公路设臵。在东西幅路中心和规化路中心设臵C20混凝土(M10浆砌片石基础)中央隔离墙。 翼墙施工必须是在有便梁加固线路的情况下开挖基坑及砌筑。 采用挖掘机开挖翼墙基坑。基坑开挖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翼墙圬土施工。 8、线路恢复 当翼墙施工完成,框架间C15混凝土回填完成、盲沟及过渡段施工完毕后,便可进行线路恢复。 首先回填道碴,采用机械振捣,确认道床已振捣密实后方可进行便梁卸载。每次隔2根枕木抽换1根枕木,捣固密实后再进行抽换;枕木抽换完再进行横抬梁的拆除,每拆完一片立即进行道碴回填。最后进行钢纵梁的拆除,架空拆除完毕,恢复线路正常状态时,对立交处300m范围内的线路进行沉落整修、清筛道床及通车后线路养护。 主要工序程见“线路恢复流程图” 线路恢复流程图 - 15 -
回填道碴、捣固 卸载便梁、跨线移梁 回填道碴、捣固 隔六抽一根钢枕、换桥枕 回填道碴捣固 安装挡碴块 线路养护 9、桥上护轮轨制作、铺设 在翼墙施工完毕和钢轨加固材料拆除后便可进行护轮轨、弯轨及梭头铺设。 桥上护轮材料采用厂购,由线路加固施工队制作铺设,铺设前必须将线路加固范围内的线路养护达到规范标准,铺设时利用列车通过的间歇时间进行,铺设时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禁止任何物件侵入列车运行的限界。 铺设护轮轨工序如下: (1)在施工范围内将普通枕更换III型桥枕。 (2)抬轨:按设计图纸将护轮轨抬摆到桥枕上。 (3)联结钢轨接头:将基本轨前端对齐岔头中心桩,依次联结各钢轨接头鱼尾钣。 (4)整正轨枕间隔,在轨腰内侧划出桥枕位臵印。 (5)固定线路。 (6)拨正方向,使轨道中线与线路中心桩一致。 10、帽石和栏杆施工‘ 帽石和栏杆直接影响框架式立交桥外观质量的主要工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帽石和栏杆做不好直接影响着全桥的施工质量,要引起施工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本立交桥栏杆立柱及扶手采用C25混凝土,帽石采用C15混凝土。 在帽石立模时严格控制好尺寸,从立模到灌注混凝土和栏杆立柱的安装,要严格按标问候语控制好施工的每一道工序。 11、电缆槽施工 立交桥顶进就位,帽石施工完毕后,施工南侧桥顶电缆槽,电缆槽分别为通信、信号设臵,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结构。盖板在工点附近提前预制,人工安装。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二)钢筋混凝土圆管防护涵施工 在西幅框架桥的西侧有两处防护圆管涵,一为雨水防护涵、一为排水防护涵,管涵顶进要在线路加固期间内进行。 1、施工工艺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