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表10-5 IER格式
⑤中断标识寄存器(IIR),当16550处于中断处理方式,IIR指出有无待处理的中断发生及其类型,并且封锁比此类优先级低的所有类型中断。见表10-6。
表10-6 IIR格式
⑥ MODEM控制寄存器(MCR),MCR控制芯片的4个引脚的输出和芯片的环路检测。见表10-7。
表10-7 MCR格式
⑦ MODEM状态寄存器(MSR),MSR反映UART与通信设备(如MODEM)之间联络信号的当前状态以及这些信号的变化情况。见表10-8。
44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表10-8 MSR格式
说明:
D7=1表示输入引脚RLSD=0,MODEM收到来自电话线的载波信号。 D6=1表示输入引脚RI=0,MODEM收到振铃信号。
D5=1表示输入引脚DSR=0,MODEM做好了发送准备,请16550准备接收。 D4=1表示输入引脚CTS=0,MODEM做好了接收准备,16550可以发送数据。 D3,D1,D0位为“1”是说明在上次读取MSR之后,MSR的D7,D5,D4中相应位发生了变化。
D2位为“1”是说明输入到芯片的RI已由逻辑“1”状态变成逻辑“0”状态。 ⑧ FIFO控制寄存器(FCR),16550增加了一个FIFO缓冲器,用于缓冲正在发出或接收的数据,这是早期的UART器件所没有的。FCR各位意义见表10-9。
表10-9 FCR格式
五、实验说明及步骤
串行通讯基础实验
对16550进行编程,不断向发送寄存器写数,用示波器观察TXD信号脉冲变化,仔细分析波形,理解波形原理。串行传输的数据格式可设定如下:传输波
45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特率为9600baut,每个字节有一个逻辑“0”的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逻辑“1”的停止位,如图10-3所示。
图10-3 串行传输的数据格式
图10-4 串行通讯基础实验程序流程图
5.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接线图如图10-5所示,按图连接实验线路图(注意:对于TD-PIT+,16550的时钟输入CLK_IN连接系统总线单元的PCLK)。
46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图10-5 串行通讯基础实验连线图
(2)运行Tdpit集成操作软件,参考图10-4所示流程图,编写实验程序,编译、链接。
(3)运行程序,在示波器上观察波形。
(4)、运行程序,用示波器测量DA的输出,观察实验现象 示波器显示图形如下图10-6所示:
图 10-6 16650实验示波器结果图
4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