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烃的衍生物》考试测试卷
专题4《烃的衍生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①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①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C. 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B. 产生现象①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D. 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 2.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向所得溶液中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CuSO4 C. 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B. 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4 D. 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 3.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 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 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
4.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历史最悠久的海水淡化方法是蒸馏法
B. 海水中的氘(含HDO 0.03‰)发生聚变的能量,足以保证人类上亿年的能源消耗,HDO与H2O化学性质不同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钠 D.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海水
MgCl2(熔融)
Mg
Mg(OH)2
MgCl2溶液
MgCl2
5.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 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C. ①是氨气吸收装置 D. ①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6.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B跟氯气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A
B
C
D
E
F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当X是强酸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硫酸
B. 当X是强碱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
是硝酸
C. 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当X是强酸时,C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7.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①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①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
A. 方法①是最经济和环保的 C. 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B. 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 D. 方法①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8.SO2和Cl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于潮湿的红色布条,此时可观察到红色布条 ( ) A. 立即褪色 B. 慢慢褪色
C. 先褪色后复原 D. 不褪色
9.草酸晶体(H2C2O4·2H2O) 100①开始失水,101.5①熔化,150①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0.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Cl2存在 B. 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 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 11.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和①互为可逆反应 C. 反应②中IO作氧化剂 B. 反应①中I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检验加碘盐中的KIO3可用淀粉-KI溶液和食醋 1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 A. 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 用SiO2制备高纯硅
13.氯水既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又可作漂白剂,其中起作用的物质是( ) A. Cl2 B. HCl
C. HClO D. H2O
14.(多选)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产生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该混盐在酸性溶液中产生1 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该混盐具有与漂白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价 D. 该混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5.如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 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 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 铜和浓硝酸制取NO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氮肥NH4HCO3中混有少量(NH4)2CO3,现采用下列方案测定该氮肥中(NH4)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5.7 g上述样品与2.0 mol/L NaOH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低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该温度下铵盐不分解),并使生成的氨气全部被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前样品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生成的氨气被硫酸吸收时不发生倒吸,可以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
(3)样品中(NH4)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当V[NaOH(aq)]=50 mL时,生成NH3的质量为________。
17.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①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①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