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年级音乐下1
师:小朋友,月亮在哪里? 生:月亮在天上…… 出示字幕:月亮在天上 教师朗读:“望月亮,望月亮” 学生读:“月亮在天上”(按音乐节奏) 1、引导学生学唱第二乐句歌词 画面四:
利用光的亮度对比,让学生自然感觉月亮象…… 背景音乐; \天上的月亮象盏灯\地上亮堂堂\(弦乐) 3、学唱第一乐段 出示第一段歌词:
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天上。 天上的月亮象盏灯,地上亮堂堂。
1)听赏歌曲,老师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2)请学生试着用“lu”哼唱曲调,教师及时鼓励。 3)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二)引导学生学唱第二乐段歌词 画面六:
在大树下,在月光下,妈妈讲着故事,妈妈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在她的周围,一群孩子,仰着脸,听妈妈讲故事。月亮在云中慢慢的穿行……星星在远处闪烁…… (背景音乐:小提琴〈望月亮〉) 出示歌词: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天上. 妈妈的笑脸象明月,照着我成长 1)听赏歌曲的第二乐段。
2)请学生试着用“lu”哼唱曲调,教师及时鼓励。 3)完整的演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三、学唱全歌 1、听一听 出示全歌:
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天上, 天上的月亮像盏灯,地上亮堂堂。 望月亮,望月亮,月亮在身旁, 妈妈的笑脸像明月,照着我成长。 2、请你试着唱一唱。
3、师问:“你学会了那一句?…”,教师及时鼓励。 4、游戏:歌曲演唱接龙游戏。 5、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1、 听一听,想一想 画面八:
月光下,星星闪烁……
情境1: 在大树下,有一群孩子跟着音乐轻轻摇曳……
情境2:一群小朋友在玩丢手绢的游戏…… 情境3:一群孩子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画面九:
小天使托着腮,望着月亮…… (根据游戏情景,启发孩子想象……) 画面十:
月光下,星星在闪烁……
1、教师请三位小朋友扮演大树,其余小朋友手拉手随着音乐摇曳。 2、教师请第二组小朋友玩丢手绢的游戏。 3、请一小朋友扮演妈妈,讲故事…… 背景音乐:〈望月亮〉 五、唱着歌离开教室
第八课 我们爱劳动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能与他人一道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在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时,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3、能自信的参与歌表演活动,并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教学内容:
1、歌曲 《人人叫我好儿童》 2、歌表演《粉刷匠》 3、听赏《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听赏歌曲时,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2、能自信的参与歌表演活动,并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演唱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2、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重点: 1、自信地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安静的排队上下楼梯 2、听曲律动进入教室 3、师生问好 二、学习过程 学唱歌曲 1)情境导入 2)听赏音乐
3)出示课件,讲解画面,熟知歌词 4) 感受歌曲的情绪,听音乐自由的律动
5) 学习书中的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启发学生自由创奏 6) 跟琴轻声用“lu、du”哼唱曲调 7) 按节奏朗读歌词 8) 轻声哼唱歌词,身体随动 9) 轻声演唱歌曲,
10)指定学生演唱歌曲,学生评价,教师鼓励 11)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自信演唱歌曲 三、听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1)情境导入
2)让学生自己讲讲妈妈与自己之间的故事 3)整体听赏歌曲
4)随着歌曲的旋律自由地随动
5)对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反应。 四、唱着歌曲离开教室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复习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2、歌曲即兴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
能自信的参与歌表演活动,并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安静的排队上下楼梯 2、听曲律动进入教室 3、师生问好 二、 学习过程
1、复习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1)全班齐唱歌曲
2)教师指出不足,反复练唱
3)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表扬 4)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自信演唱歌曲 2、歌表演《劳动最光荣》
1)听音乐,让学生自由地设计表演角色 2)自由的表演
3)说说自己在表演中担任的角色,大胆地上台表演 4)大家评价,想象是否还有更好的表演方法 5)分组自由地表演 三、小结全课
表扬课中表现很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全班同学的参与意识 四、唱着歌离开教室
第十课 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能辨别龟、兔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音乐场景。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创编、表演,并了解《龟兔赛跑》的寓意。 教学设想:
将《龟兔赛跑》的课件制作成动态的画面。在初听全曲时,学生聆听音乐,观察画面,直观形象地了解音乐童话的内容。分段听赏时,学生聆听音乐,辨别各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场景。在参与表现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自己对各种音乐形象的体验,进行生动的表演,享受自我表现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的收获,结束本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CAI课件、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
课件展示:美丽的森林,里面有五种小动物(乌、狮子、兔子、乌龟、青蛙)。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场有趣的比赛。 (大屏幕上显示课题。) 。 二、听赏
1.初听全曲(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将音乐完整地听一遍)
课件展示:分成六幅完整画面轮流播放。兔子和乌龟的单独形象。 师:想一想,①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音乐童话可分为几个场面? 师:(总结)①音乐讲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②音乐童话可分为以下几个场面(兔睡、龟赶一比赛结束(欢庆胜利)。 2、引导学生讲解每一幅画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五幅图画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师:(总结)第一幅……第二幅……第五幅。 (内容如以上课件所展示的画面顺序所示。)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下面三段音乐(a.森林的早晨。b.比赛过程,包括比赛开始,小猴发令一比赛途中,兔跑龟追。c. 比赛结束,欢庆胜利)。它们分别表现了哪几幅画面的内容?
(播放音乐:森林的早晨。)
师:想想!这段音乐表现了哪幅图画的内容? 师:(总结)森林的早晨(第一幅)。 (播放音乐:比赛的全过程。)
师:想想,这段音乐表现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通过讨论:确定是比赛开始,小猴发令; 比赛途中,兔跑龟追;比赛结束,欢庆胜利) (播放音乐:比赛结束时。)
这时学生已能听辨出这段音乐描述的是仅剩下的第五幅画的内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