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金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解读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 金属活动顺序表 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灵活应用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
2. 金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灵活应用。 二. 教学目的要求:
1. 熟悉物质分类的原则及各种物质的概念。
2. 会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来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3.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生。
三. 重点、难点:
氧化物的分类是教学难点,金属活动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物质溶解性表的灵活应用是重点。 四. 知识要点:
(一). 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
(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也一定是纯净物。 (2)按组成分类:
素组成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某种金属元 氧化物?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非金(3)按性质分类:
氧化物:
① 成盐氧化物—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
a. 酸性氧化物—仅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 b. 碱性氧化物—仅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MgO
c.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ZnO
②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如:H2O、CO等。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如: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2HCl=CuCl2+H2O。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例如:CuO、CaO、MgO等都属于碱性氧化物。在常见的碱性氧化物中,只有K2O、Na2O、BaO、CaO少数几种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可溶性碱。但碱性氧化物无论能否溶于水,一般均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如:CO2+2NaOH=Na2CO3+H2O。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例如:SO2、SO3、P2O5等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在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中,除SiO2外均可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含氧酸。酸性氧化物跟可溶性碱反应,一般生成对应的含氧酸盐。要把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好,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例如:
酸性氧化物 ~ 酸 ~ 盐
CO2 H2CO3 Na2CO3 SO2 H2SO3 Na2SO3
?4
?4?4?4?4?4SO3 H2SO4 Na2SO4
注意:在对应关系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相同。酸性氧化物叫做这种对应酸的酸酐。
(4)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要注意: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是根据化学性质对氧化物分类,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是根据氧化物中除氧外的另一种元素的类别进行的分类。在理解和实际应用时要清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1
?6?6?6 ①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不能认为所有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能认为凡是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KMnO4中锰元素对应的氧化物是Mn2O7,它对应的酸是HMnO4(高锰酸),因此Mn2O7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②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在初中学习中一般可考虑为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二). 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 强 弱 原子在水溶液中
失电子能力 强 弱 对应的阳离子
在水溶液中 弱 强 得电子能力
应用:
(1)金属 + 酸 → 盐 + H2↑ (H前)(稀HCl、H2SO4)
(2)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 原则:前换后,盐溶液,除K、Ca、Na、(Ba)。
-
在活动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的金属在水溶液中失e能力越强,越优先进入溶液,在活动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后的金属
--
在水溶液中失e能力越弱,其阳离子得e能力越强,越优先从溶液中析出。
当有多种金属参予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是最活泼的金属的阳离子,一定析出的金属是最不活泼的金属,其余金属是存在于溶液中还是析出,具体看用量。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1. 酸:无机化合物中,除硅酸(H2SiO3)不溶于水,大多数常见的酸易溶于水。
2. 碱:一水合氨(NH3?H2O)、NaOH、KOH、Ba(OH)2易溶;Ca(OH)2微溶;其余碱不溶于水。
3. 盐: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易溶;盐酸盐中AgCl、Hg2Cl2(氯化亚汞)不溶,其余溶;硫酸盐中BaSO4、PbO4
++++
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都溶;碳酸盐中,NH4、K、Na溶,Mg2微溶,其余不溶。磷酸盐、硫化物中NH4+++
、K、Na溶。
4. 酸中HCl、H2SO4、HNO3 为强酸,H3PO4为中强酸、H2SiO3、H2CO3、H2S、CH3COOH等为弱酸。 5. 可溶性碱为强碱,不溶性碱为弱碱(NH3?H2O为可溶性弱碱)。 应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包括:
???生成物中有?或?或水
(2)酸?盐???新盐?新酸??(1)酸?碱???盐?水(3)碱?盐???新碱?新盐?,生成物?反应物二者皆可溶 ?(4)盐?盐???两种新盐??其一为?或产生NH3?常见的沉淀:
?AgCl、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不溶于水、溶于酸、产生??Ag2CO3、BaCO3、CaCO3?产生??Mg(OH)2、Cu(OH)2、Fe(OH)3不溶于水、溶于酸、不除Cu(OH)2(蓝)Fe(OH)3(红褐)外其余6种均为白色?
2
【典型例题】
[例1] 用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填写以下空白:
氧化钾、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硫酐、二氧化碳、亚硫酐、一氧化碳、二氧化硅、一氧化氮 其中:(1)不成盐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 (3)碱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性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NO;(2)P2O5、SO3、CO2、SO2、SiO2;SiO2 (3)K2O、MgO、Fe2O3;(4)Al2O3 [例2] 某元素的氧化物溶于水后,pH?7,那么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能是( )
A. 2、8、6 B. 2、8、8 C. 2、6 D. 2、8、1
解析:首先要判断这种元素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根据题意,该氧化物溶于水(或和水发生反应)后,溶液pH?7,也就是说溶液呈碱性,因此该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进而判断出该元素为金属元素,再根据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知:A、B、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大于4,不可能为金属,而D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D为金属元素,所以答案应选D。
答案:D。
[例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Cu+HCl—— (2)Al+H2SO4—— (3)Cu+AgNO3—— (4)K+CuSO4—— (5)NaCl+KNO3—— (6)Cu(OH)2+HCl—— (7)BaSO4+NaCl—— (8)NaOH+FeCl3—— (9)BaCl2+Na2SO4—— (10)CaCO3+HCl—— (11)CuO+H2O—— (12)SO3+H2O——
解析:反应能否发生要根据发生的条件去判断,金属单质与盐反应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换后,盐必溶,且K、Ca、Na太活泼,与盐溶液反应是先与水生成碱,再与盐反应。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溶于水或酸,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时反应才能发生,否则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
(1)Cu排在H后,不反应。
(2)2Al+3H2SO4=Al2(SO4) 3+3H2?
(3)Cu+2AgNO3=Cu(NO3)2+2Ag
(4)K活泼不与CuSO4反应生成铜,是先与水生成碱,再与CuSO4反应。 (5)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或水。 (6)Cu(OH)2+2HCl=CuCl2+2H2O (7)BaSO4不溶于水,反应不能发生。 (8)3NaOH+FeCl3=Fe(OH)3↓+3NaCl (9)BaCl2+Na2SO4=BaSO4↓+2NaCl (10)CaCO3+2HCl=CaCl2+H2O+CO2↑ (11)CuO不溶于水,Cu(OH)2是难溶性碱。 (12)SO3+H2O=H2SO4
[例4]在AgNO3、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可能是( )
+++++
A.Cu2 B.只有Fe3 C.只有Fe2 D.K、Fe2
解析:在题干中,铁过量的条件被隐藏起来,用“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来代替。把铁放入混合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3
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
当铁剩余时,溶液中已无AgNO3、Cu(NO3)2剩余,而KNO3不与Fe反应,始终在溶液中。
答案:D
[例5]下列各组物质加水充分搅拌,各物质间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的是( )
A.CuSO4、NaCl、Ba(OH)2 B.KOH、FeCl3、NaNO3 C.CuSO4、Ag、Fe D.K2CO3、NaOH、HNO3
解析:结此类题必须要求对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条件、物质的溶解性等知识熟练而准确地掌握。①看每组中的三种物质是否可溶,两两能发生反应的是哪些。②看能发生的反应中生成物是什么,它们的溶解性如何。
A组中CuSO4与Ba(OH)2可以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 B组中只有KOH和FeCl3反应生成Fe(OH)3一种沉淀;
C组Ag与CuSO4不反应,Fe与CuSO4反应生成Cu,过滤时Ag与Cu两种不溶物会留在滤纸上; D组K2CO3和HNO3反应生成气体没有不溶物生成NaOH与HNO3也一样。 答案:A、C。
[例6] 现有铁粉、氢氧化铜、氧化镁三种固体,三氧化硫一种气体,硫酸铜、烧碱、稀硫酸三种溶液。哪两种物质在一起会发生反应?能够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确定所给物质的类别,然后依次两两组合,找出符合反应规律的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后再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
(1)Fe?H2SO4???FeSO4?H2? (2)Cu(OH)2?H2SO4???CuSO4?2H2O (3)MgO?SO3???MgSO4
(4)MgO?H2SO4???MgSO4?H2O (5)2NaOH?SO3???Na2SO4?H2O (6)Fe?CuSO4???FeSO4?Cu
一. 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下列各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下列变化中不可能生成盐的是( )
A. 金属溶于酸 B. 碳酸盐溶于酸 C. 金属氧化物溶于酸 D. 碱溶于水 E. 碱溶于酸 2. 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并溶于水,结果只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Cl、AgNO3、CuSO4 C. K2SO4、BaCl2、HNO3
B. NaOH、Na2SO4、FeCl3 D. Na2CO3、KCl、NH4NO3
3. 现有甲、乙两组物质,已知甲组中有一种物质在一般条件下能与乙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则该物质是( )
甲组:A. 硫酸铜
B. 盐酸
C. 氢氧化钠
D. CO2
乙组:铁、氧化铁、硝酸银、碳酸钾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