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课程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16:20

《浮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浮力》这一章是前三章“力”“运动和力”“压强”内容的延伸,是初中力学的升华。《10.1浮力》这一节是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为后面学习浮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新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通过实验和分析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压力差法”求浮力;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认识浮力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鸡蛋、乒乓球、弹簧测力计、烧杯、自制铝块和铜块、清水、盐水、橡皮泥、细线等 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往往认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而沉入液体中的物体就不受到浮力的作用,教学中应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原则,创设物理情境,以问题导引、层层递进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首尾呼应。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注重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

所以这节课可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教师讲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分享与交流等学习环节。 教学过程: 分五个环节,六个活动完成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min)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0min) ? 巩固应用,当堂达标(5min) ? 课堂反思,大谈收获(3min) ? 首尾呼应,回归生活(2min)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min) (一)认识浮力

学习活动一:智慧大比拼——“解救行动”:

乒乓球和鸡蛋同时被困于“深井”中,你能把它们解救出来吗? 请说加水进行解救的同学演示给大家看,并引发思考。

(1)乒乓球等物体放在水中会浮上来,说明水对它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教师引导:鸡蛋沉在水下没有漂上来,沉在水下的鸡蛋是不是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力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是/不是。

教师引导:是还是不是,相信通过这几个目标的学习你可以找到答案,并能成功将鸡蛋解救出来。 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通过实验和分析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压力差法”求浮力;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引导:刚刚说是的同学你是根据什么生活经验判断沉在水下的物体也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的呢? 学生回答,找人补充。(若没有学生回答或回答不到点上,则询问学生谈谈在水下搬石头的经历,石头变轻了是谁在给你帮忙?学生自然会回答是水在帮忙。)

教师引导:通过刚刚的实验和同学们的补充,我们发现,不管是漂在液面以上的物体还是沉在水下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力的作用。 请学生总结浮力定义: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板书一)。

解释浸在:包含漂在水上的乒乓球的部分浸入,以及沉在水下鸡蛋的完全浸入。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了浮力的定义,请同学们回想,我们通常是从哪三个方面来研究一个力的?

学生回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师引导:浮力的作用很好判断,一定是作用在物体上。浮力的大小如何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0min)

出示弹簧测力计,将用胶带绑好的鸡蛋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可适当回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思考用手向上托弹簧测力计,示数会怎样,并请前排同学试一试。 通过刚刚浮力的定义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如果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鸡蛋放入水中,示数会怎样?请同学们利用这种方法测量桌上铝块浮力的大小(可部分浸入亦可全部进入)。 学习活动二:学生探究实验——测量浮力 ①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②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③对丙受力分析可得铝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大小:F浮 = G-F拉 称重法(板书二)

教师引导:知道了浮力的作用点和大小,浮力的方向如何呢?

引导学生对漂在水上的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引导:水平放置的容器中漂浮的乒乓球的浮力方向很好判断,斜面上的呢?请同

学们完成导学案自主评价一:

1. 如图,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浮力的方向。

教师通过对浸在水中绑有黑色细线的乒乓球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板书三)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引导:通过刚刚感知浮力、描述浮力和测量浮力,我们对浮力有了初步认识(注重物理观念的形成),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通过这个视频来了解一下。 学习活动三:观看视频——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引导:通过观看视频,你能否结合之前学习的液体压强知识对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呢?

四个侧面深度关系: 上、下两面深度关系:

压强关系: 压强关系: 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 压力关系: 压力关系:

合力: 合力:

总结:

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 F向上-F向下 压力差法(板书四)

教师引导:通过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那是不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作用呢?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实验: ①取一只去底的透明塑料瓶(如矿泉水瓶),瓶口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将乒乓球放入瓶中,且保持瓶口朝下。

②往塑料瓶里注水,观察乒乓球的状态。 ③用手掌堵住瓶口,再观察乒乓球的状态。

请同学对其进行解释,通过解释和教师规范进一步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有满足浮力产生的原因,即:物体受到液体对其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时才会产生浮力。

(三)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师引导:认识了浮力产生的原因,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你能否根据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引导同学们大胆猜想,并简要说出猜想依据。

如果同学们思维受局限,则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猜想:

小实验:把空饮料用手按入水中,饮料罐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猜 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现 象: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 猜 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教师引导:对于多个影响因素的问题,我们常常采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

教师引导:很好,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里测量浮力的大小要用到我们刚刚所学的那种方法? 学生回答:称重法。

教师引导: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来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实验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你控制不变的量是什么?改变的量是什么?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并把你的探究成果记录在导学案上。(时间有限的话可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会探究的能力) 学习活动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让学生经历猜想—设计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分享的完整探究过程,并可得出结论: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板书五)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对于数据偏差较大的小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评估,不放过任何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巩固应用,当堂达标(5min)

教师引导:认识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你能否根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解决实际问题呢?请同学们完成自主评价三:

1、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 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则 (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比较 四、课堂反思,大谈收获(5min)

学习活动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同学们通过总结反思来复习浮力主要知识点,相互补充,形成知识体系。

五、首尾呼应,回归生活(2min) 活动六:动手解救鸡蛋

情景再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否想到办法增大鸡蛋所受浮力,从而成功将其解救?

学生回答:加盐。

让学生动手加盐,成功将鸡蛋拯救,实现首尾呼应,使课堂达到高潮。

目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能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做铺垫。

板书设计: 一、认识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 2.称重法:F浮 = G-F拉

3. 方向:竖直向上大小: 二、浮力产生原因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浮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浮力》这一章是前三章“力”“运动和力”“压强”内容的延伸,是初中力学的升华。《10.1浮力》这一节是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为后面学习浮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新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通过实验和分析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压力差法”求浮力;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认识浮力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