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语基默写语言表达必练选练组合练第14练情境选择压缩对仗、对联
情境选择+压缩+对仗、对联
题组1 情境选择
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诗句里,原来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B.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C.世上的路万千条,最值得你走的只有一条,此路在何方,当须你苦苦寻觅,这就不免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放出眼光用心抉择了。
D.南宋词人张孝祥被贬途经洞庭湖,写下了“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这样的好词以明高洁情怀,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得最得体的一项是( )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对参加会议的来宾说:“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立刻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交通协管员对一位要闯红灯的行人说:“你色盲啊?连红绿灯都不分。” C.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D.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做好服务工作,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溪流不断汇入,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4.王浩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1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王浩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 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王浩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王浩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到:“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王浩的同桌张海学习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王浩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题组2 压缩
5.下列各项中,与文段文意相近的一项是( )
一颗愁苦郁闷的心,会因为找到另一颗与它感觉相同、并且能分享其感受的心而获得安宁,就像两个同样离开自己国家远走他乡的陌生人,一旦相遇便倍感亲切,这个道理就在于心灵,若是被悲伤之苦拉近,就不会再因逸乐和虚荣而疏远。在心灵上,悲伤的联系往往比喜悦来得强固;也只有以泪洗过的爱情,才能够保持着纯美到永远。(纪伯伦《遇见爱情的翅膀·白色的火焰》) A.爱人者,人恒爱之 C.同舟共济,安危势同
B.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D.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繁花》标点简单,基本是逗号开始,句号结束,都是借自传统,少用西式标点,不用问号。古代传统文本,是读者自己圈点,所谓“可圈可点”。国人的骨血里面,传统的基因还在,一张传统老桌子,一把传统老椅子,都可以使当代房间产生复杂的美感。《金瓶梅》一大段文字,可以讲三四天的经过,走五六个地方,说话七嘴八舌,集中挤在一起。不习惯读《繁花》的读者,一般都是接受了西方流行小说叙事深深浅浅的影响。
A.以《繁花》为例,强调我们的当代文学需要回归传统。 B.语段中使用了借代手法,“老桌椅”代指传统文化。
C.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学的标点用法和叙事方式的批判。 D.《繁花》的语言风格区别于流行小说,有其自身特色。 7.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得出的推论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动自行车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但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日益突出产生了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不倾向于对之施行严格管制的观点。
A.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带来了管理难题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