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斗茶
171119 于丰阁
——观首都博物馆黑釉碗
进入展厅,同学们就围在讲解员身边,认真地听着讲解,并且做了笔记。首先先参观了一个清乾隆时期的景德镇窑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右图),以及一对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然后,讲解员把我们带领到了一个像现在的碗一样大小的器具面前,这个碗看上去十分普通,就像电视剧里英雄好汉喝酒的碗一样, 有的同学说:“这不是喝酒的碗吗?”讲解员讲解道: “这不是喝酒的碗,而是喝茶的??”接下来他为我们 清乾隆景德镇窑外粉彩内讲解了宋代斗茶的民间习俗,十分有趣,同学们也听得 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 兴味盎然。
斗茶是茶客比赛茶叶质量的一种活动,尤为古代文人所好。范仲淹还写过一首《斗茶歌》来纪念斗茶大赛。它出现于晚唐,盛行于宋代,在以产贡茶闻名的茶乡建州(今福建)最为流行,多安排在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这种活动常常是三五知己相约,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决出名次,以分高下。茶叶要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在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
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首先看茶叶的形状是否大小均匀,碎片及残缺占多少,其次看色泽是否合当时对此茶种类的要求, 还有汤色,即茶水的颜色。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有两项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第二是评茶具的优劣。茶具主要是茶壶和杯、茶盘,也经常评贮存茶叶的茶罐。第三是评水质与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看似平常的水,在斗茶者眼中,却大有学问。评水一般以古人经验为基础,以自己口感为准绳。古人把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即泉水,清冽甘美,泡茶最相宜。
在武夷山民间流传着一个苏东坡跟司马光斗茶的故事。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茶人,他跟司马光斗茶,结果苏东坡赢了,司马光心里就很不服气,他就给苏东坡出了一个难题。他说:“你看,茶是越白越好,墨当然是越黑越好;茶是越新鲜越好,墨是越陈越好;茶是越轻越好,墨是越重越好。这么矛盾的两样东西,你苏东坡为什么都喜欢呢?”苏东坡笑着回答他:“奇茶妙墨俱香。茶也香,墨也香。”。
斗茶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饮茶、品茶文化,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