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鉴赏 形象
注 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从欣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的美好情怀。可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最爱”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注]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处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
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清逸的高僧形象。 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
“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
(2) 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3.(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