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转十进制互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算法与实现
院(系)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08普本网络 学 号 080114003 学 生 姓 名 韩留东 指 导 教 师 叶茂功
2010年 11月 14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 08普本网络 学号:080114003 姓名: 韩留东 课程设计名称: 数据结构 设计题目: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算法与实现 完成期限:自 2010年12月27日至 2010 年12月31日共 1 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设计目的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算法与实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猛的今天,特别是其产物计算机的使用上尤为普遍、甚为重要。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会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算法,实现他们在计算机中的重要作用,同
时提高自己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1. 介绍栈、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关知识
2. 给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的基本算法 3. 能够运用C语言编制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程序,并进行测试,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设计。 三、参考文献
[1]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谭浩强.C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计划答辩时间:2010年12月31日
工作任务与工作量要求:查阅文献资料不少于3篇,课程设计报告1篇不少于3000字。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I页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算法与实现
摘 要
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二进制思想。任何信息最终都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在计算机中有时还用到十六进制和八进制。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数,有时又需逆向转换,将二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有时还需要在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而这其中最为重要、最为常用的就是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算法与实现。
关键词:计算机,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算法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II页
目 录
1 栈 .............................................................................................................................................................. 1 2 二进制与十进制 ...................................................................................................................................... 2
2.1 二进制介绍 .................................................................................................................................... 2 2.2 十进制 ............................................................................................................................................ 4 3 程序设计及算法实现............................................................................................................................... 5
3.1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程序 .............................................................................................................. 5 3.2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程序 .............................................................................................................. 6 3.3算法 ................................................................................................................................................. 7 4.程序测试结果 ............................................................................................................................................ 7 总 结 ............................................................................................................................................................ 9 参考文献 ......................................................................................................................................................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