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试卷
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2.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3.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4.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6.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7.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的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能调节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8.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 )
A.患儿感染手足口病毒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该病毒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C.注射甲型HIN1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对甲型HIN1病毒有终生免疫作用
D.注射狂犬疫苗后,若遇到狂犬咬伤而感染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就能直接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9.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10.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1.下图中的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请分析胚芽鞘的a、b、c、d四个位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
A. a>b>c B. c>b>d C. b>a>c D. a=b=c
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对血液中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D.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13.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 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 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调控代谢活性
1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5. 某同学在上体育课进行剧烈运动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进行调节
C.葡萄糖消耗增多,血糖浓度降低,通过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进行调节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相对稳定
16.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 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 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17.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B.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18.关于过敏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
B.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因此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 C. 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 D. 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19.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向光性 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 D.解除顶端优势 20. 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 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2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的同一侧 22.能够在机体内识别“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2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 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24.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小鼠的免疫状况是( ) A. 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 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 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 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2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26.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
A.茎尖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 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D.茎尖的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
27.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
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28.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29.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30.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1.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到e时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3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质量见下表。
2,4-D浓度(mg/L) 无子番茄平均质量(g/个)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