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手顿,为了采取这种手段又必须考虑起下一个阶段的水平的手段,这样,上一水平的手段就成为下一水平的手段来说就成为目的。据此,可把达到某一目的所需的手段层层展开为图形,综览问题的全貌,明确问题的重点,合理地寻求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佳手段或策略。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下面几个方面经常用到系统分析图法:在开发新产品中,将满足用户要求的设计质量进行系统地展开;在质量目标管理中,将目标层层分解和系统地展开,使之落实到各个单位;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中,可将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展开,进一步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在处理量、本、利之间的关系及制订相应措施时,可用系统图法分析并找出重点措施;在减少不良品方面,有利于找出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4、矩阵图法
矩阵图法就是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对的因素,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来分析问题,确定关键点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方法。在复杂的质量问题中,往往存在许多成对的质量因素,将这些成对因素找出来,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其交点就是其相互关联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形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李营在《十八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应用实例》中将其定义为寻找对应因素之间定性关系的图形,而不是以数据作定量分析。李营认为级判定矩阵与矩阵图大致相似,所不同的是矩阵数据分析法不是在矩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然后进行计算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它的主要用途是:分析生产工序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包含大量数据的质量,分析市场调查数据,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对功能特性进行系统分析。 5矩阵数据分析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它是新的质量管理七种工具之一。在QC新七种工具中,数据矩阵分析法是唯一种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但其结果仍要以图形表示。矩阵数据分析法,与矩阵图法类似。它区别于矩阵图法的是:不是在矩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形成一个分析数据的矩阵。在矩阵图的基础上,把各个因素分别放在行和列,然后在行和列的交叉点中用数量来描述这些因素之间的对比,再进行数量计算,定量分析,确定哪些因素相对比较重要的。数据矩阵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利用此法可从原始数据获得许多有益的情报。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矩阵数据分析法,与矩阵图法类似。它区别于矩阵图法的是:不是在矩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形成一个分析数据的矩阵。它是一种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复杂工程分析和复杂的质量评价等。当我们进行顾客调查、产品设计或者其他各种方案选择,做决策的时候,往往需要确定对几种因素加以考虑,然后,针对这些因素要权衡其重要性,加以排队,得出加权系数。譬如,我们在做产品设计之前,向顾客调查对产品的要求。利用这个方法就能确定哪些因素是临界质量特性。 6、PDPC法
PDPC法也叫过程决策图法,是运筹学的一种方法,其工具就是PDPC图。所谓PDPC法,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这样,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仍能按第二、第三或其他计划方案进行,以便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该法可用于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也称之为重大事故预测图法。由于一些突发性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工作出现障碍和停顿,对此需要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法进行解决。使用PDPC法解决问题时应该分阶段实施:初级设计阶段,在解决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生产、技术、经济和组织方面的情报制定计划时,因明确存在的问题,找出向题发展的趋势,并对其几种可能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应变计划阶段,由于要解决的质量问题的生产、技术、经济和组织条件并非完全都能或准确的预测,况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条件、新知识,使得原来方案中的几个系列措施都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就应该根据问题的需要制定出新的系列措施,以尽快的达到理想的效果。张凤荣在《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将PDPC解决问题时分为两个阶段,1、初级设计阶段,在解决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生产、技术、经济和组织方面的情报制定计划时,因明确存在的问题,找出向题发展的趋势,并对其几种可能都制定出相应的措施。2、应变计划阶段,由于要解决的质量问题的生产、技术、经济和组织条件并非完全都能或准确的预测,况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条件、新知识,使得原来方案中的几个系列
措施都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就应该根据问题的需要制定出新的系列措施,以尽快的达到理想的效果。任文侠在《日本企业管理概论》将PDPC法分为两种思路即顺向思维法和逆向思维法。顺向思维法,顺向思维法是定好一个理想的目标,然后按顺序考虑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这个目标可以是任何的东西,比如大的工程、一项具体的革新、一个技术改造方案等。为了能够稳步达到目标,需要设想很多条路线。 7、网络图
网络图又叫网络计划技术,它是安排和编制最佳日程计划,有效地实施进度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其工具是箭头线条图,故又称矢线图或双代号网络图法(Activity-On-Arrow,AOA)是计划评审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使质量管理的计划安排具有时间进度内容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抓住关键线路,集中力量,按时和提前完成计划。是网络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箭线图法用箭线表示活动,活动之间用节点(称作“事件”)连接,只能表示结束——开始关系,每个活动必须用唯一的紧前事件和唯一的紧后事件描述;紧前事件编号要小于紧后事件编号;每一个事件必须有唯一的事件号。虽比顺序图法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应用领域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箭线图法仅利用“结束——开始”关系以及用虚工作线表示活动间逻辑关系。网络图可以将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径法用于质量管理,用以制定质量管理日程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的关键和进行进度控制。王新华在《质量管理学》将网络图理解为将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径法用于质量管理,用以制定质量管理日程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的关键和进行进度控制的方法。在书中,他强调了总时差与单时差的关系,具有总时差的某作业,若将其多余天数都用上,则这个作业的后续作业就没有多余天数。所以总时差是计划管理者在研究、调整总体日程时可以使用的多余时间。作业实施者若随意的使用了总时差,则有可能延误计划的总工期。
新老七种工具的总结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量管理已经被纳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形象的范畴,尤其是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质量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前人的研究和实践也为后人指明了方向,为提高企业
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质量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在应用范围上又各自的侧重点,但他们不仅可以单独的使用,反而是经常相互之间作用,往往
能相互联系,可以达到更高的效果。综合上面的文献,我们了解到了上述参考文献对十四种质量管理工具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和介绍,从产生到发展再到广泛的应用。十四种管理工具也从全局到各个环节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将质量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J.M.朱兰著.《质量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1982
[2]库伯.《从质量到卓越经营:一种管理的系统方法》[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M].海南出版社,1990
[4]石川馨.《日本质量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1979 [5]石川馨. 《质量管理入门》[M].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 [6]石川馨《质量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
[7]石川馨,草场郁郎.《班组长质量管理教材[M].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8]张智勇.《基础质量管理工具》[M].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
[9]克劳士比.《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徐鹏航主编,《质量管理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1]《质量管理成熟度》 赵敏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第5期 [13]王波.《工业企业技术管理》[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14]王新华.《质量管理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15]岩本纯征.《销售工作质量管理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6]李营.《十八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应用实例》[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17]任文侠.《日本企业管理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