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水画创作中的书法用笔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山水画创作中的书法用笔体现
作者:吴林林 石王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06期
一、书法和山水画的关系
书画同源说把书法与绘画定在孪生关系里,而以书入画论的提出,更是把书法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在长期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东方艺术,他们是中国固有的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种类之一,与书法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中线的长短、粗细、起伏变化等为山水画以线造型的皴、擦并用艺术形式提供了最直接的借鉴,同时,书法中抽象的抒情性和精神性对中国画的气韵生动,形神合一的美学思想提供了典范。他们只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已。魏晋时期谢赫 “骨法用笔”的提出,使山水画开始用到笔力。近代黄宾虹先生更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他以金石入画,更是淋漓尽致的把书法用笔融入到山水画中。近代吴昌硕先生深悟此理:“我画树枝,常以小篆之法为之”。等都有力证明了书法与山水画同质共生的特点。这些共性主要来自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境界追求、审美观念以及工具使用上的相同特殊性所要求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书画同源,以书入画论等观点。本文以书法用笔在山水画中的体现为出发点,不断对山水画探索,结合自己学习体会,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二、体现在笔法上
用笔是山水画最基本的技法同时也是书法的基本技法。通过对山水画及书法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发现无论是书法还是山水画在产生的过程中都要有用笔,而笔法是用笔的最好体现。书法到魏晋时期已经形成了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书体,如真体、行体等,笔法上基本成熟时期,而这时期的山水画时期刚从绘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绘画个体出现。早期山水画只是空勾无皴,勾填勾染的简单绘画方式,到了五代宋初才出现讲究笔墨效果的皴、擦、点、染等技法,可见山水画的笔法迟与书法。
书法的笔法有中锋、侧锋、藏锋、逆峰、拖笔等方式。中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圆润有力,粗细变化丰富,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常常笔锋侧向一边,手掌也向一边偏,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拖笔,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这都是书法中的用笔。同时书法用笔对气韵和力度非常重视。
山水画的用笔也可分为中锋、侧峰、逆峰、拖笔等。但是山水画中的笔法是通过对山、石、树、木的勾、皴、擦、点、染等技法表现出来的。这些技法是用来塑造物体的结构,表现山水画的体积、质量、空间感,丰富山水画的内容。勾是用来勾勒物体的外型的,通常用中锋,勾勒外型时运笔的线要有起伏、转折、粗细、虚实等变化。皴法是用来增强山水画体积感和质感的,是绘画山水最常用的一种技法。根据用笔的特点,皴分为披麻皴、斧劈皴、点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