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9份试卷合集)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八年级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可行/不可行)的,理由是 ▲ ;实验中宜选用 ▲ (较大的冰块/碎冰).
(2)小华用图乙装置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
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实验中,她观察到第6min时烛蜡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试验次数 1 时间t/min 温度t/℃ 0 2 3 4 5 6 7 1.0 2.0 3.0 4.0 5.0 6.0 35.45.51.55.58.60.62.0 0 0 0 0 5 5 (3)该烛蜡是 ▲ (晶体/非晶体),理由是 ▲ .
28.(7分)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较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依据是: ▲ .
(2)小方认为树荫下气温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部分 ▲ (光/内/化学,下同)能转化为 ▲ 能.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实验测量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同时测定离地1.5m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A树下的气温(T1)、 ▲ 下的气温(T2)、 ▲ 下的气温(T3).记录结果显示T1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应满足T2-T1 ▲ T3-T2(>/=).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的工作物质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 里.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致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 (2)在致冷设备中,“工作物质”的特性是 ▲ . (1)致冷设备主要由冷凝器、 ▲ 和压气机三部分组成. A.熔点低 B.沸点低 C.熔点高 D.沸点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凝器中的氨是用降温的方法液化的 B.液体汽化时有致冷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 C.蒸发器里发生的是放热变化 D.流入冷凝器的水温高于流出冷凝器的水温 (4)降温后的食盐水能制冰,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 ▲ (低于/等于/高于)水的凝固点. (5)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 ▲ .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答案 B 2 B 3 B 4 A 5 A 6 D 7 A 8 D 9 C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A C 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直线传播 月球 地球 17.能 变小 不能传声 18.升华 凝华 熔化 19.甲 a 小于 20.绿 红 黑 21.蒸发(汽化) 吸收 22.月亮 能量 不是 23.冷冻 凝华 不容易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 24.本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5.本题共6分.每空2分 响度 音调 钢尺发出的是次声波 26.本题9分.每空1分 蜡烛B A 相等 相等 不能 A 距离 与蜡烛A的像重合27.本题共8分.除作图2分外,其余每空1分 可行 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熔化(其他说法合理均给分) 碎冰 48 低于 错误 非晶体 熔化过程温度不断上升 28.本题7分.每空1分 蒸发需要吸热 光 化学 B树 阳光直射 不能 < 29.本题10分.每空2分 蒸发器 B B 低于 增大散热面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