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桥梁挂篮悬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大桥梁挂篮悬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总体说明(见设计图纸) 第一节 编制说明 一、 编制依据
1、炎陵至汝城高速公路第24合同段工程施工图纸、变更设计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3、国家及湖南省现行工程施工规范、标准; 4、我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水平; 5、业主、监理单位下达的有关工作指令。 二、 编制范围 淇江大桥K107+985 三、 编制原则
针对该大桥的特殊性,为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地完成工程任务并把它建成一流质量的精品工程,按照如下原则编制: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2、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 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3、强化精品意识,以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为指导,交 一项优质工程,向贵州人民献一份厚礼;
4、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 求是的原则。 第二节 工程概况 一、 工程简介
二、 地形、地貌
韩家店1号特大桥位于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境内,为河流下切的高台面斜构造盆地地貌,为陡崖、坡地、河谷及槽谷等组成的复杂地貌类型,桥位处河道曲折,水流通畅,河底凸凹不平。沟顶距谷底高差187m,该桥横跨山谷,山谷与桥斜交30o。 三、 不良地质现象
引桥4#~7#墩为可溶性灰岩组成的顺向坡,岩体裂隙极为发育,裂隙间充填粘土夹层,承
台基坑开挖时极易发生顺向滑坡;主桥崇溪河岸为软质炭质页岩、黑色页岩、钙质页岩组成的顺向坡,岩层强风化较深,且地形边坡较陡,易发生顺层滑坡,对主墩有一定影响;遵义岸主墩为黑色页岩、钙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灰岩组成逆向坡,岩层强风化较深,对基础受力有一定影响。
四、 气象、水文
桥址区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气候差别大。年平均气温14.6℃年,最高极端气温是37.5℃,年降水量1038.8mm。年极端最低气温-6.9℃。沿线地下水出露少,除主桥9#、10#墩桩基以外,其余工程位置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对工程构造物影响较小。 五、 工程地质
桥位区崇溪河岸为可溶性灰岩组成的顺向坡,边坡较陡。主墩为软质炭质页岩、黑色页岩、钙质页岩组成的顺向坡,岩层强风化较深。遵义岸主墩为黑色页岩、钙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灰岩组成逆向坡,岩层强风化较深。
第三节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材料数量表 表1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C50混凝土 m3 29017 2 C50钢纤维混凝土 m3 849 3 C30混凝土 m3 11805 4 C20混凝土 m3 1854 5 Φ 15.24钢绞线 t 1300 6 Φt32精轧螺纹钢 t 150 7 I级钢筋 t 351 8 II级钢筋 t 5080
9 各种波纹管 m 97129 10 各种支座 块 164 11 各种锚具 套 8994 12 各种伸缩缝 M 86.8 13 防水材料 m2 14145
第四节 施工条件 一、 交通条件
本段线路距210国道和铁路线较近,交通运输虽然便利,但若将施工机具材料运到施工现场非常困难,因此得修便道以满足施工需要。韩家店Ⅰ号特大桥共开设2条施工便道,共长3.6公里。施工便道从210国道引入,分别延伸至各墩台。 二、 施工用水
本桥施工用水利用桥下韩家店小河水,采用多级抽水泵提升至各蓄水池以满足施工需要,蓄水池修于各用水集中之处。 三、 施工用电
把210国道旁10000V高压电引至特大桥引桥7#墩旁,并在7#墩左侧30m远处设一1000KVA变压器作为全桥的施工电源。另沿着全桥桥位的纵向架设一条低压供电线路,并在各墩台处安装一配电箱,以供全桥各墩台施工用电,另自备发电机两台。 四、 施工通讯
桥位所在区域电信设施齐备,施工指挥、对外联络均可使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每个施工队、项目部和驻地监理均安装固定电话,以能满足施工中的联络需要。测量班还配置4部对讲机供测量时联系,各T构塔吊司机、T构悬灌两作业面和各T构施工负责人均配对讲机以保证现场指挥协调。 第五节 工程材料
淇江大桥所需的砂、石料等地材由两处料场生产,一是韩家店I号特大桥6#墩右侧料场,其料源来自K4+468~K4+720段路基挖方;另一是松坎隧道进口右侧料场,其料源来自松坎隧道进口弃碴和料场后坡体石料。水泥、钢筋等主材由总监办物资公司供至施工现场。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等材料由厂家用火车运至松坎火车站,然后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其它零星材料由总监办物资公司供应或由项目部直接从桐梓或重庆购买。 第六节 工程综合分析 一、工程分析
韩家店I号特大桥是本合同段的控制工程,也是全线的控制工程。大桥全长707.21m,主桥(8#墩~11#台)为122+210+122米的连续刚构,引桥(0#台~8#墩)为8×30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该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主要突出问题有:主墩9#墩、10#墩为双薄壁墩,墩高分别达64m和74m;整幅式箱梁截面为单箱单室结构,其宽度达22.5m;主跨跨径大,达210m。所以双薄壁高墩的施工和整幅式大挂篮的施工是本桥施工的关键。 二、工程特点
1、主桥为210m整幅式大跨度连续刚构梁,混凝土圬工数量大,相对集中,目标工期相对紧张,材料、设备、人力投入较大,施工规模庞大。
2、“科技含量高,施工技术难度大”。墩身为双薄壁高墩,梁部为整幅式悬浇施工,尤其是梁体的施工、悬浇的线型控制、应力监控、体系转换、中跨合拢,边跨合拢等施工均有较大的施工技术难度。 三、难点及主要对策 见下页表。
编号 重难点项目 重难点原因分析 主要对策
1 施工总体布置、组织、安排 桥梁工程量大,工期紧,相对集中,施工环节相互制约,怎样合理布置,科学组织,使施工有条不紊展开是重点。 1.成立科研攻关组,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桥梁施工管理人员和精良的队伍。 2.临时设施布置要做到紧凑、合理、井井有条。
3.工序安排要有严密的计划,紧抓关键线路,形成流水作业,环环紧扣,科学合理。 4.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按计划有序投入,避免窝工。
2 承台大体积砼施工 主墩承台为大体积砼施工,易产生温度裂缝,怎样保证承台质量是施工难点之一。 1.选择低水化热水泥。 2.通过材料降温,降低砼入模温度。 3.采用薄层浇筑,以利散热。
4.预埋循环水冷却水管,在混凝土内部进行水循环降温。
5、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6、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减缓混凝土凝固时间,使其水化热逐步释放,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7.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测温仪,进行温度监控。
3 双薄壁高墩施工 主桥9#墩、10#墩墩高均是大于50m的双薄壁墩,其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手段是本桥施工的重、难点。 1.模板系统采用大块翻升模板,塔吊配合完成模板施工程序。
2.砼上料采用泵送,其它材料用塔吊提升输送,工作人员用施工电梯上下。 3.墩身施工全过程用激光铅准仪监控垂直度,保证高墩垂直度的精度。
4 悬臂梁的线型控制及应力监控 梁体线型变化影响因素较多,施工中需随时调整,梁体应力也随工况不同而变化,应力监控和线型控制是重、难点,关系到梁部的顺利、精确、安全合拢。 1.采用监控单位提供的各项数据结合本单位修建悬臂梁总结出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