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土壤复习题1
1名词解释
1、土壤环境科学家:土壤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是具有吸附、分散、中和、降解环境污染物功能的缓冲带和过滤器。
农业科学家: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等适宜条件,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具有不断地、同时的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土水势:单位数量土壤水的自由能与标准状态水自由能的差值 土水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和重力
势
3、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
.
4、土壤比重: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颗粒间空隙)的干重与4C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5、土壤胶体:土壤中粒径小于2um或小于1um的颗粒,为土壤中最细小而最活跃的部分。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
6、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这是地球表面恒定的
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7、土壤有机氮的矿化:是指土壤中原有的或者进入到土壤中的有机肥和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转变为氨
的过程。
8、土壤无机氮的微生物固持:指进入土壤的或者土壤中原有的NH4+和NO3+被微生物转化成为生物体的有机氮。 9、土壤环境容量:土壤负载容量即土壤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和一定时限内,土壤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能保证
土壤质量,又不产生次生污染时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是一组具有毒性、持久性,并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机化合物。
11、土壤放射性污染:含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矿物原料、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和单质金属,都有放射现象物质所具有的放
射性质称为土壤放射性污染。
12、土壤生物污染:指外来生物侵袭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或本土有害生物的大量聚集,并对该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或威
海的现象。
13、土壤盐化:是指可溶盐类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别是在土壤表层累积的过程。 14、盐积层:为在冷水溶解度大于石膏的易溶性盐类富集的土层。
15、微生物修复: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
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减少或避免生态风险的生物修复技术。
16、植物修复:利用某些可以忍耐和和超富集有毒元素的生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污染物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技
术。
17、污水土地处理: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土壤植物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条件下的综合利用,达到
处理和利用污水并提供再生水源的目的。 2问答题
1.简述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关系。P3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一种疏松而不均匀的覆盖层及其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体系,它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和中心位置,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对这些岩层的支撑。土壤圈是最活跃与最富生命力的圈层,它与其他圈层进行着永恒的能量与物质交换。 2.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P7
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与潜伏性 不可逆性与长期性 后果的严重性 3.通过图示的方式描述氮元素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
4.简述农田系统中无机氮肥的损失途径以及土壤中氮损失对环境的影响。P120
途经: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洗、径流、侧渗以及通过 作物地上部分直接损失。 影响:(1)径流和淋洗损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2)气态损失对大气的污染(3)硝酸盐累积对农产品品质
的影响
5.通过图示的方式描述硫元素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P130
a
6.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行为特征是什么?P156 土壤硒的行为特征
1)酸性土壤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硒化物和硒━硫化物占优势,这些化合物迁移能力较弱,因此比较难被植物吸收
利用。
2)在排水良好的矿质土壤中,PH接近中性,硒主要以亚硒酸盐的形式存在,其碱性金属化合物是可溶的,但亚酸铁
是不溶的,此外亚硒酸盐容易被铁氢氧化物和氧化物固定,因此仅有少量硒被植物吸收利用。
3)在碱性和氧化条件下的土壤,硒酸盐含量高,易于溶解且不易被含铁氧化物固定,因此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 7.土样采集应注意哪些问题?P204
首先确定采样单元,在划分单元时应注意减少同一单元的差异性,采样要均匀的分布在调查区内。布点时要综合考虑土壤类型、母质母岩,地质地貌、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每个采样单元所包含的样点数越多,所获得的背景值将越接近真值,但是费用会增加,因而应根据科学数据的基本保证和经济条件来综合考虑。每个采样单元内样点的数目可按下式计算,n=[ct/d]2 n为样本数,c为样本的变异系数,t为可靠性指标,d为允许误差。
现场的样品布设一般采用网格法和代表剖面法。样点不应该安排在多种土类和多种母质母岩交叉分布的边缘地带,应
避开工业污染源的影响,既要考虑交通便利,同时采样点又必须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0米以外。采集的土壤剖面一般长1.5米,宽0.8米和高1.2米,按ABC三层分别采集样品。采集的样品装入布袋、塑料袋或者土壤标准盒中,并装好标签,拿回实验室内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和分装,用于化学分析。 8.简述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P311
(一)生态失衡与物种风险 (二)作物减产与品质下降 (三)人体健康与食品安全 9土壤水蚀作用对环境的原位和异位影响分别有哪些?
在原位影响中,侵蚀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是最重要的方面。
(1)耕作层的丧失(2)土壤肥力的下降(3)土壤有机质的下降(4)植物有效水库容的下降(5)土壤热反射能力增
加(6)结壳和压实
异位影响是由所产生的泥沙和径流导致
(1)雨后径流高峰增大,可能加剧洪水灾害(2)泥沙沉积导致渠道和水库淤积,削弱通量或库容 (3)由于溶解和颗粒结合态养分的输入,产生富营养化的危险性增加 10.压实对土壤性质的影响。P363
土壤压实增加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通气、水分运移和养分状况。土壤压实将减少土壤空隙,特别是通气空隙。 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压实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由土壤中的大空隙决定的,当土壤压实后土壤中大空隙减少或形成了一
些不利于土壤水壤运动的空隙,造成土壤饱和导水率下降,并增加土壤侵蚀的危险性。 土壤压实会影响土壤中的养分有效性,主要是压实改变了土壤的氧化还原情况。
土壤压实会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会破坏土壤动物特别是蚯蚓的活动通道,造成蚯蚓死亡。压实造成的土壤通气性能
下降,能使土壤中的厌氧微生物活动增加,好氧微生物活动减少,降低真菌的数量,由此降低土微壤生物的C/N。 11.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有哪些方法? P378
(一)翻土和客土 (二)高温热解 (三) 蒸汽抽提 (四)固化和填埋 (五)淋洗 12.电动修复技术的原理是什么?P385
电动修复是在电场作用下去除污染物,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或重建生产力的工艺过程。通过在污染土壤两侧施加直流电压形成电厂梯度,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重力电场的作用下以电迁移、电渗流或电泳的方式被带到电极两端,当电极池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便可通过收集系统排入废水池按废水处理处理方法进行集中处理,从而使污染土壤得以修复。
13.与传统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哪些优点? P395 优点:(1)价格便宜 植物修复所需的费用比物理化学处理的费用低几个数量级。
(2)对环境扰动少 植物修复是原位修复,不需要挖掘、运输、和巨大的处理场所,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能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结构和肥力状态,无须进行二次处理,即可种植其他植物。
(3)减少二次污染 对植物集中处理可减少二次污染对一些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植物还可通过植物冶炼技术回收利用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尤其是贵重金属。
(4)美化环境 植物修复不会破坏景观生态,能绿化环境。 3计算题
1、某土壤样品,其湿土重为1000g,体积为640cm3,当在烘箱中烘干后,它的干重为800g,土壤比重为2.65,试计算:
①该土壤样品的容重;②该土壤样品的总孔度;③该土壤样品的孔隙比;④该土壤样品的容积含水量;⑤该土壤样品的三相比(固:液:气)。(写明每一步所运用的公式)。 解:土壤样品的容重=烘干重/土壤容积=800/640 = 1.25g/cm3
土壤样品的总孔度= (1-容重/比重)= (1-1.25/2.65) X 100% =52.83% 土壤样品的孔隙比= 孔隙度/非孔隙度=52.83%/(1-52.83%) =1.12
土壤样品的容积含水量% = 质量含水量x容重= (1000-800)/800 X 1.25 X 100% =31.25%
土壤样品的三相比=(1-孔隙度):容积含水量:(孔隙度-容积含水量)= (1-52.83%):31.25%:(52.83%-31.25%)=47.17:31.25:21.58 =1:0.66:0.4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