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9:20:08

答:混交林由于其林分结构更合理,使其比单纯林具有如下优点:能更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如利用不同树种分布层地上、地下、时间差,更好地利用多层次营养空间;能更有效改善立地条件,因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枯落物成分复杂等,使其改善土壤作用更强;能提高林分生物总产量,由于混交林营养利用更充足,改善土壤能力更强,林分抗逆性强,其内林木生长更优良,长势更旺盛,因此总蓄积量更高,木材品质更好;混交林林分结构更合理,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等能力更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美化环境效果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了林分的多种效益;混交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天敌种类多,林分环境优良,搞火灾、病虫害、不良气象因素等能力更强,总之,混交林比单纯林有更多的优点,应提倡营造混交林。 17、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营造林工程项目背景、营造林目标完成情况、投资完成情况、设备采购完成情况、项目咨询情况、项目质量监测监理情况、营造林质量情况(包括合格率、成活率、保存率、郁闭情况、生态经济收益)等。

18、简述以主导因子法怎样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答:对林木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立地因子为主导因子,利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类型首先应进行外业调查,根据地形变化、地类和一定的面积划分林班和小

班,在每一个小班中开展土壤、植被和地形调查,摸清其性状;其次逐个分析海拔高度、坡向、坡形、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立地因子与生活因子的关系,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广、作用大、本身差别也大的主导因子;最后据调查结果和选出的主导因子,将系统各级的主导因子

进行分级,再组合起来,划分出立地类型。立地类型名称通常根据系统各级中所依据的主导因子连接起来+土壤种类来命名。 19、叙述怎样正确选择混交树种。

答:正确选择混交树种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市场需要、满足造林目的需要、适地适树、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与主要树种协调,兴利避害,合理混的原则。具体选择混交树种时,应使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不同,即在生长速度、喜光程度、根型及对水分、养分的要求上与主要树种有一定差别;应使混交树种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选择时可侧重于某一方面),为主要树种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应使混交树种具有较高经济和美学价值;应使混交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的特性,尤其是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且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总之,选择一个理想的混交树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混交林营造的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不必强求面面俱到。 20、如何评定造林质量?

答:评定造林质量应据造林检查验收所调查的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人工造林评定指标评定造林合格面积和合格率,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并据评定结果提出造林整改措施,及时进行造林整改。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

了解造林地特性;了解造林树种特性;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确定适地适树方案

22、简述杉木营造技术措施?

17

(1)造林地选择:营造丰产林以Ⅰ地为主,条件较好的Ⅱ类亦可。一般林做到适地适树即可。(2)整地方式:坡度较小的造林地全垦加大穴,坡度较大的带状整地加大穴或块状整地,以不引起较大的水土流失为度。(3)造林季节和方法:杉木造林应提倡植苗造林,不提倡插条造林(尤其是丰产林)。植苗造林以1、2月为好。栽植要做到穴大、根舒、深栽、压实。栽植深度要达苗高的1/3―1/2。答:造林面积检查;造林成活率检查;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人工造林评定;成林验收和造林面积保存率。 26、工程造林的内容?

答:①项目的确定,也叫立项。根据项目的级别,分别由执行机构(主要是地方政府或国营林场、集体林场、联合体及个人等),逐级编制工程造林的项(4)造林密度:根据培养目标、立地条件和经济状况,一般Ⅰ类地2500-3600株/hm2

,Ⅱ类地3000-4500株/hm2

。(5)混交模式:适宜与杉木混交的树种有桤木、枫香、杨梅、红豆树、拟赤杨、光皮桦、栲、楠木、木荷、檫树、毛竹等。混交方式多采用星状混交、带状混交、行带混交或块状混交,混交比例以7∶3和8∶2为宜。(6)幼林抚育:松土除草1-2年每年2次,3-4年1-2次,松土深度10cm,如为块状整地的适当扩穴。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施肥。 23、什么是适地适树?如何确定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1)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点立地条件相适应。 (2)衡量标准是:①数量标准: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

②质量标准: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稳定性;成活、成长稳定、较高的生物量。

24、如何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

答:⑴选好壮苗造林,用Ⅰ、Ⅱ级亩;⑵做好苗木保护工作,从起苗、假植、包装、运输到栽植保护好苗木体内水分平衡;⑶适当做好苗木处理如修剪,沾根等。⑷认真种植,如穴植法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做到穴大根舒,深浅适当,根土密接。⑸加强管理保证成活。 25、造林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目申报书,由业务指导机构对各项申报书分别进行综合,最后报请项目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批,并下达计划任务书;②项目确定后,要拟定各种工程造林实施方案,对各方案所涉及的各项内容进行方案决策;③总体规划设计:以决策机构对项目的批复文件为依据,并参照执行机构对项目的有关内容的决策,由专业设计部门进行设计;④年度施工设计:在工程建设期内,以某一级的执行机构为单位,根据整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年度施工设计;⑤工程管理:包括工程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现场管理、目标管理等。。 27、简述林地施肥的特点?

① 林木系多年生植物,以施长效有机肥为主;

② 用材林以长枝叶及木材为主,应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完全肥料,幼林时适当增加磷肥,对分生组织的生长,迅速扩大营养器官有很大作用;

③ 林地土壤,尤其是针叶林下的土壤酸性较大,对钙质肥料需要量较多; ④ 有些土壤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在施用N、P、K的同时,配合施入少量的Zn、B、Cu等,往往对林木的生长和结实极为有利;

⑤ 幼林阶段林地杂草较多,施肥应与化学除草剂的施用结合起来比较好。 28、简述造林调查设计外业工作内容?

补充测绘工作;外业调查(专业调查、专项工程调查、社会经济调查、区划调绘与小班调查)。

29、苗木准备工作的内容与技术要求?

18

(1)苗木保护:加强苗木包装、运输过程的管理,施工人员要有责任心,在作业过程中采取妥善保管、及时浇水等措施保护好苗木;要缩短从起苗到栽植各道工序的操作时间,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减少根系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苗木分级、包装操作过程要在遮荫、湿润、冷凉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苗木失水;从起苗到栽植过程中,苗木必须置于带水的或能保持湿润的容器之中。

(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3)苗木处理:截干;去梢和剪除枝叶;修根;蘸泥浆;化学药剂处理;接种菌根菌;ABT生根粉的应用 30、怎样科学营造和抚育沿海防护林?

(1)营造:根据沙地类型及特点选择适宜树种;根据沙地类型及特点采取合理的整地方法;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认真栽植技术;营造混交林。 (2)抚育:培土扶正;封禁管理;适时抚育间伐;更新采伐。

19

搜索更多关于: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混交林由于其林分结构更合理,使其比单纯林具有如下优点:能更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如利用不同树种分布层地上、地下、时间差,更好地利用多层次营养空间;能更有效改善立地条件,因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枯落物成分复杂等,使其改善土壤作用更强;能提高林分生物总产量,由于混交林营养利用更充足,改善土壤能力更强,林分抗逆性强,其内林木生长更优良,长势更旺盛,因此总蓄积量更高,木材品质更好;混交林林分结构更合理,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等能力更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美化环境效果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了林分的多种效益;混交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天敌种类多,林分环境优良,搞火灾、病虫害、不良气象因素等能力更强,总之,混交林比单纯林有更多的优点,应提倡营造混交林。 17、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营造林工程项目背景、营造林目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