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2)课程习题解答
第8章 带传动
8.1 简述V带传动的极限有效拉力Felim与摩擦系数f、小带轮包角α1及初拉力F0间的关
系? 答:
ef??1Felim?2F0f?e?1预紧力F0↑→最大有效拉力Felim ↑ 包角α↑→最大有效拉力Felim ↑ 摩擦系数 f↑→最大有效拉力Feclim↑
8.2 简述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答: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传动带的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8.3 已知一普通V带传动的功率P=8KW,带速V=15m/s,紧边与松边的拉力比为3:1.求该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和紧边拉力F1? 答:F=Ff=F1-F2=P/V; F1:F2=3:1
将数值代入上式得:有效拉力F=533N; 紧边拉力F1=800N
8.4 有一电机驱动的普通V带传动,单班工作,主动轮n1=1460; 中心距a=370, dd1=140mm,dd2=400mm ,中等冲击,用3根B型V带传动,初拉力按规定给出,试求该装置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答:单根B型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P0=2.83KW;
△ P0=0.46KW; Ld=1600mm 带长系数KL=0.92 包角系数Kα=0.88
所以单根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为P’0=(P0+△P0) KLKα=2.66 则3根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为3X2.66=8KW.
考虑到工作情况系数KA=1.2;那么实际该装置所能传递的功率为8/1.2=6.67KW.
21
选择填空:
(1) 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的紧边拉力; C.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D.带的初拉力。 (2)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3) 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 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 B.加大传动中心距; 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4)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到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5) 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min,dmin主要依据 选取。 A.带的型号; 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 D.高速轴的转速。 (6) 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C.带的松边拉力与紧边拉力不等。
(7) 确定单根带所能传递功率的极限值P0的前提条件是 。
A.保证带不打滑; 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D.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 (8) 带传动中,带和带轮 打滑。
A.沿大轮先发生; B.沿小轮先发生; C.沿两轮同时发生;
D.有时沿大轮先发生,有时沿小轮先发生。
(9)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A. 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 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C. 带与带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 D. 带无接头。
(10)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带的线速度;
22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11)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的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 A.小带轮直径; 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 D.两带轮直径之差。 (12)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选择填空答案
(1)C (2)C (3)C (4)D (5)A (6)C (7)D (8)B (9)C (10)A (11)D (12)D
第9 章 链传动
9.1 滚子链的标记“10A-2-100 GB 1243-1997”的含义是什么? 答:A系列,节距15.875 双排 , 100节的滚子链。
9.2 为什么链传动通常将主动边放在上边,而与带传动相反?
答:带传动主动边在下,可增大小带轮的包角;而对于链传动将主动边放在上边,一方面可避免链条紧边和松边的干涉,另外还可避免链条与链轮出现卡死现象。
9.3 图为链传动的4种布置形式。小链轮为主动轮,请在图上标出正确的转动方向。
23
选择填空:
(1) 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的紧边拉力; C.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D.带的初拉力。 (2)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3) 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 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 B.加大传动中心距; 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4)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到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5) 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min,dmin主要依据 选取。 A.带的型号; 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 D.高速轴的转速。 (6) 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C.带的松边拉力与紧边拉力不等。
(7) 确定单根带所能传递功率的极限值P0的前提条件是 。
A.保证带不打滑; 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D.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 (8) 带传动中,带和带轮 打滑。
A.沿大轮先发生; B.沿小轮先发生; C.沿两轮同时发生;
D.有时沿大轮先发生,有时沿小轮先发生。
(9)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A. 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 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C. 带与带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 D. 带无接头。
(10)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