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政务
在应用移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而评价移动电子政务不应仅仅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而应让民众多加参与,让用户给现存系统提出建议,并从中选出合理的建议,由相关部门和民众共同讨论后,提出合理解决放案,不断改善移动电子政务的系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信息反馈。 4.5完善法律法规
鉴于我国的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迟于国外的先进国家,在法律法规方面应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相关先进经验来完善本过法律。法律法规应该对民众、工作人员、部门领导的各种事物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切实做到移动电子政务全面的推行能够有法可依。
摘要:综述了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势;列举了移动政务系统应用的若干具体事例及所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五大问题:政府重视不够、网络不佳、数据不足、标准化和安全性欠缺、法律法规不健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移动电子政务,移动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网络立法 一、引言
移动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与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PDA、Wi-Fi终端以及无线网络的GPRS、CDMA、3G、4G等技术应用于政务[1],以减少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绩效,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服务。由于电脑的价格比较昂贵,而手机便宜且能耗低,使得手机成为目前公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上网的最主要方式。利用手机办理与政务相关的事务是提高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发挥电子政务作用的一个很好方式。通过移动终端办理业务的移动电子政务,不仅是传统电子政务的继承、补充和发展,更提供了一种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2]。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移动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以便进一步推进移动电子政务建设。 二、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势
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3.03亿,较2010
年上半年增加了2596万人,手机网民比率从2010年上半年的65.9%提升至66.2%[3]。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展现出了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发展潜力[4](参见表1)。
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促使手机网民成为使用移动电子政务最主要的用户,这为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应用的基础和网络平台。目前,中国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拉开序幕,许多移动电子政务系统都起到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物流研究中心研发的《上海内河港航移动政务平台应用系统》入选“中国海事优秀科技成果(1998-2009)”。该系统以上海市内河航务与地方海事业务管理及服务为对象,将原有的上海市内河航务与地方海事政务系统功能扩展到手机终端,实现现场执法信息化,并对办公自动化等系统进行了移动扩展。高效快捷是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它提供办公自动化无缝对接、海事业务系统信息综合查询、文件共享、短信群发、路线查看等功能,实现了办公从自动化到移动化的提升,增强了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010年8月,北京市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由北京市经信委统筹、集约建设,将为北京市政府各部门提供移动办公、移动执法、视频流媒体、移动监控等业务,同时该平台也可以提高办
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城市管理,并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广东省连州市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启用。连州市的移动办公系统是通过优化原有的IT系统和应用模式,为连州市政府量身打造的新型办公系统,该系统形成了多点互动、随时接触、随时传播、随时反馈的新特点,使手机也具备了和电脑一样的办公功能。连州各级部门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能查阅公文,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和“无址化”办公。
移动电子政务可以更新政府的办公模式,提高外出人员的办公效率,为偏远地区提供一种低廉的服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为各地区的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然而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还相当缓慢,应用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其中必有制约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种种障碍。
三、影响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统一的规划
现阶段移动电子政务在中国刚刚起步,传统的电子政务建设还没有发展完善,许多移动电子政务项目只是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部门的需求建设,政府对其关注程度远远没有对传统电子政务高,也没有在全国积极倡导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家对其发展规划更是无从谈起,这是制约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