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word整理版
《排列与组合》教案设计
婺源县思口中心小学 詹棉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黑板、1—3数字卡片若干。 学具准备:同桌中一人准备1—3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践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 (学生:喜欢)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球馆看一场乒乓球赛,想去吗?(学生:想去) 同时老师还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与这次球赛活动有关的几个数学问题。(板书:数学广角) 问:你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熟悉的体育活动——乒乓球赛顺利的
学习 参考 资料
word整理版
引出课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体验新知 1、活动一:买票
好的,让我们一起坐大客车出发吧!(课件演示) 师:上车后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情况1:学生a:坐好、系好安全带……)
师:你的安全意识很强!那除了注意安全之外,我们还要做什么?(情况2:学生b:说到“付钱”或“买票”)
师:是的,还要买票(课件演示)问:你们看,票价是多少?我们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独立思考。
师指名学生回答:你怎样付钱?
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其他学生:行吗?(肯定后贴磁性学具)
师:你还想到其它的拿法了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用磁性学具演示。
师:噢,你(们)想到的5角钱的拿法可真多,真是棒极了!老师还有个要求: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出这四种方法吗?(板书:有顺序) 学生思考后汇报。(对说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师:很好!问题解决好了,车也到点了。那我们就一起进场吧! 【设计意图】:通过熟知的生活行为——坐车,既对学生进行了生活、安全方面的教育,学生又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排列与组合知识,并初步接触“有序”这一数学思维方法。
学习 参考 资料
word整理版
2、活动二:握手
这时运动员也进场了,有小明,小亮和小红,他们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互相握手问好。(课件演示)
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每两个人只握一次手,那么一共握几次手呢? 学生猜测后回答。(这时答案是多种多样的:2次、3次、4次……) 师:到底要握几次手呢?我们请三位同学上台现场模拟一下,好不好?(选学生)
三位同学按顺序站好了以后, 对话1:
师问:小明,你想先和谁握手? 小明:和小亮(连一次线) 师问众学生:小明还要和谁握手? 众学生:还可以和小红(又连一次线) 师问众学生:小明还能和谁握手? 众学生:没有了 对话2:
师问众学生:小亮还要和小明握手吗? 众学生:已经握过了。
师问:说得好!已经握过了,不能重复,(板书:不重复)那小亮还能和谁握呢?
众学生:和小红(再连一次线) 师问:握完了吗?
学习 参考 资料
word整理版
众学生:握完了。 对话3:
师问众学生:小红还能和谁握手? 众学生:都握过了,没有了。
对话4:
师问:还有谁和谁没有握手? 众学生:没有了。
师问:那三人一共握了几次手? 众学生:三次。
师:现在我们用掌声谢谢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学生鼓掌)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现场模拟、对话等形式,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排列”知识,及有序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3、活动三:给运动员编号码。
(1)师:比赛前,运动员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课件演示) 学生能很快编出12、21
师:号码够吗?(学生回答不够)
师:那现在老师再发一张数字卡片3给你们,但是有要求。(课件演示)商量好了再发给你们,好吗? (2)、讨论排列方法。
学生一边摆一边记录,师巡视。 师请编的少的同学汇报,
对话1:师板书后问:你觉得他摆完了吗?有问题吗?
学习 参考 资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