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配线架的原理

电子配线架的原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34:25

电子配线架的原理

发明电子配线架的初衷就是要帮助网管管理配线架。普通电子配线架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罗列一下一般跳接的过程:

l如果要跳线,先要去查文档,找到要跳接的端口位置,那个配线架、那行、那列;

l按照查到的数据,走到配线架傍边去跳接;

l跳接好后要验证一下网络链路是否畅通;

l确认无误后,要做跳接记录,更新数据库。

在上述的过程中前三个是躲不过去过程,唯独最后一个过程虽然重要但是经常被忽视。有很多单位的网管觉得反正网络通了就行了,懒得再去做记录。这样做的结果经常是一旦这个网管不在了,链路关系数据库就变成了天书,没人能搞得明白了。

所以电子配线架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全监视。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动跳线,电子配线架就应该马上探测到,并把新的链接关系自动地记录下来并更新到链接数据库里。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完成这种探测,

第一种是碰触式探测,这种方法是在电子配线架上的RJ-45模块上安装上一个碰触开关,一旦跳线插到模块里就会碰触到这个开关。这个开关通过电路会通知系统,这个模块有跳线插进来了。

PE电子线 WWW.DGMSDZ.COM

另一种方法比较复杂,称之为第9针式探测。这种方法是在普通的8芯跳线里加上一芯线。两边的水晶头也从8针变为9针。当水晶头插到模块里以后,普通8芯线接通的同时,第9芯也接通了。这第9芯线通知系统整个跳线接通了。

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有个本质的不同,碰触方式只能判断某个模块插进跳线,而不能

判断跳线的另一头是否也插进了另一个模块,更不能知晓是插在那个模块上了。而第9芯方式是线路式探测,可以探测整个跳线的连通状态。跳线的两端插没插好,插在那两个模块上都一清二楚。

除了探测方式不一样,电子配线架还分单配线架方式和双配线架方式:

单配线架方式(见上图)是和我们普通的配线架方式一样,水平线缆打接到电子配线架上,交换机一端不接配线架,跳线直接往交换机上插。单配线架方式的电子配线架只能用碰触式探测。跳线的一头插在有碰触开关的配线架上,这一端系统是可以探测的。而跳线的另一头是插在交换机上,交换机的端口上可没有准备好碰触开关。所以单配线架方式的电子配线架对交换机一端没有办法探测,只要是交换机一端有跳线操作,就一定要用手工更新链路数据库。

双配线架方式(见上图)看上去有点浪费,但是非常合理。它把水平线缆和交换机都各自地引到一个配线架上,英文的描述很形象叫

PE电子线 WWW.DGMSDZ.COM

“doublerepresentative”即“双代表”,

就是说水平线缆和交换机都有配线架来“代表”。其实中文有个更好的名称,叫“映射”。就是说所有水平线缆所连接的各个工作区端口都在水平配线架上有个映射,而所有交换机的端口都在交换机的配线架上有个映射。如果跳线再用上9芯跳线,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监视。跳线的任何一端,在电子配线架上的拔下或插上动作,系统都可以马上探测到。

传统布线系统的管理只能依靠手工对管理记录进行更新,设备和连接的改动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反应在管理文档中,造成很多误差的产生。随着布线建设的规模化,对于布线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布线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布线建设的要求。同时,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将其列入布线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智能布线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特点是:

◆实时性:避免管理的时间延迟; ◆逻辑性:避免管理的低效率;

◆集中性:避免人力资源的过多投入; ◆安全性:侦测非法设备的侵入。

智能布线系统一种将传统布线系统与智能管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通过智能布线系统,将网络连接的架构及其变化自动传给系统管理软件,管理系统将收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处理,用户通过查询管理系统,便可随时了解布线系统的最新结构。通过将管理元素全部电子化管理,可以做到直观、实时和高效的无纸化管理。

第一代智能布线系统出现在1995年,当时采用一种布线箱取代了传统的配线架的方案,跳线则完全采用电子化,跳线操作时只需通过软件,没有实际跳线的插拔。这种智能布线系统拥有十分先进的跳线管理功能,但由于造价昂贵,而且断电时无法工作,因此很少有人采用。

PE电子线 WWW.DGMSDZ.COM

第二代智能布线系统出现在2000年前后,采用智能型配线架和智能型跳线。采用智能型配线架和智能型跳线都是在传统配线架和传统跳线的基础上改型而成,管理设备用于从智能型配线架和智能型跳线里采集相应的管理信息,软件则可以直观的反应管理的内容和给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管理平台,实际的操作仍须管理员现场操作。

第三代智能布线系统就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实现了和网络设备的通讯,从而达到更完善的管理功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智能布线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如下功能:实时监测端到端网络连接;控制工作任务(比如跳线等)的执行;图形化显示物理层的连接架构;自动识别网络和拓扑结构;侦测非法设备的侵入;支持PBX系统;支持IP电话系统;搜索功能;报告功能;资产管理和其他智能系统的结合。

1智能布线系统的优势

(1)实时监测端到端网络连接

智能布线系统采用ANSI/TIA/EIA568B《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推荐的交叉连接模式,即水平一侧(或垂直一侧)的线缆和网络设备一侧的线缆分别端接在不同的配线架,跳线的管理只在两侧配线架内实施。

智能布线系统采用智能型配线架和智能型跳线,每个端口都包含电子信息。

智能型铜缆配线架的端口采用标准RJ45,最左侧的第0帧位备用,中间8芯(第1帧位至第8帧位)用于通讯,最右侧的第9帧位则用于智能管理,和传统布线系统的RJ45相比,只有第9帧多了一根铜芯,并没有改变原来RJ45的结构。智能型铜缆跳线同样采用标准RJ45,最左侧的第0帧位备用,中间8芯(第1帧位至第8帧位)用于通讯,最右侧的第9帧位则

PE电子线 WWW.DGMSDZ.COM

搜索更多关于: 电子配线架的原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电子配线架的原理 发明电子配线架的初衷就是要帮助网管管理配线架。普通电子配线架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罗列一下一般跳接的过程: l如果要跳线,先要去查文档,找到要跳接的端口位置,那个配线架、那行、那列; l按照查到的数据,走到配线架傍边去跳接; l跳接好后要验证一下网络链路是否畅通; l确认无误后,要做跳接记录,更新数据库。 在上述的过程中前三个是躲不过去过程,唯独最后一个过程虽然重要但是经常被忽视。有很多单位的网管觉得反正网络通了就行了,懒得再去做记录。这样做的结果经常是一旦这个网管不在了,链路关系数据库就变成了天书,没人能搞得明白了。 所以电子配线架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全监视。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动跳线,电子配线架就应该马上探测到,并把新的链接关系自动地记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