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 化学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0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8月)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5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工开物》记载古代四川“井火取盐”的过程:“临邛(地名)火井(废井,废气遇明火可燃)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井火”燃烧的物质是 A.天然气 B.煤炭 C.石油 D.石蜡
2.西汉建元三年开始的“张骞通西域”使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周边传播。下列流通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高分子的是
A.陶瓷 B.丝绸 C.铸铁 D.铜器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为
B.硫化钠的电子式:
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4.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A B
现象或事实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镁铝合金用作高铁车厢材料 解释 二氧化硅是碱性氧化物 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 - 1 -
C D 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 用浸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过氧化钠能氧化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空气、石油、干冰 水银、金刚石、水晶 胆矾、硝酸、水 硫酸、乙醇、石墨烯 类别 混合物 单质 电解质 共价化合物 6.二苯甲烷常用做有机合成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
A.与苯互为同系物 B.一氯代物有3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可与6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C13H24 7.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AlO2、NO3、CO32 B.K、Cu2、Cl、SO42 C.Na、Cl、NO3、SO32 D.Ca2、M2、Cl、HCO3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2+2-垐?A.BaCO3的电离方程式:BaCO3噲?Ba+CO3
+
-
-
-
+
+
-
-
+
-
-
-
+
+
-
-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的化学方程式:
垐??FeCl3+3H2O噲?Fe?OH?3?+3HCl?
C.向酸性KI溶液中通入臭氧(O3)的离子方程式:
2I-+O3+H2O=I2+O2+2OH?
D.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a2++OH-+SO4+H+=BaSO4?+H2O
9.实验室用CaCO3与盐酸反应,至无气泡逸出后,取适量反应后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并用滴定管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
?+垐?A.ab段中存在:H2CO3噲?HCO3+H 2?2?B.bc段离子方程式为:Ca+CO3=CaCO3?
C.cd段溶液中存在Na、CO32、HCO3等离子 D.向de段中加入少量盐酸有气体放出
10.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B.若a为稀硝酸,b为Ag,c中盛水,则c试管口出现红棕色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氯化铝溶液,则c中先出现沉淀后消失 D若a为稀硫酸,b为纯碱,c中盛硅酸钠溶液,则c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4NA个C-C键的金刚石,其质量为12g B.标准状况下,2.24 L14CH4中含中子数为0.8NA C.100mL18mol·L
-1
浓硫酸与足量Cu粉加热反应,产生SO2分子数为0.9NA
D.反应KClO3+6HCl=KCl+3C12?+3H2O中,生成3mol氯气时转移6NA个电子 12.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或推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操作 现象 结论或推论 酸性:HClO 分别向盛有KI3溶液的a、b试管中滴加a中溶液变蓝,b中产生- 3 - 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C 分别向含Mn2的草酸溶液X和不含Mn2的草酸溶液Y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黄色沉淀 ?垐?I3?噲?I2?I +高锰酸钾溶液在X溶Mn2也能还原高锰酸液中褪色较快 钾 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装有无水乙醇的反应结束前一段时间, 密度:乙醇大于钠 试管中 钠浮在乙醇表面 垐?13.氢气可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反应为4H2?g?+2NO?g?+SO2?g?噲?N2?g?+S?l?+4H2O?g? △H<0。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NO,还原剂是H2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当v(H2)=v(H2O)时,反应达到平衡 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氢化物是常用的制冷剂,Y、Z同族且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W>Y>X B.常温常压下只有Z的单质不是气态 C.X与W最外层电子教之和为14 D.X、Y与H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含共价键 15.某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 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4Li+2SOCl2=4LiCl+SO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金属锂被还原作电池的负极 C.电池工作过程中,Cl向石墨电极移动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一 12H2O]的16.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且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KAl(SO4)2g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①可选用盐酸或NaOH溶液 B.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漏斗、烧杯 C.滤液A到沉淀B的反应中无CO2生成 D.最后一步操作是蒸发结晶 17.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