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两数和的平方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两数和的平方》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朱丛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两数和的平方的公式,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分析目标:经历探索两数和的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对两数和的平方公式的理解,熟练完全平方公式运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对公式?a?b??a2?2ab?b2的理解, 包括它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语言
2表述,几何解释。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应在讨论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
导出公式?a?b??a2?2ab?b2。
2(2) 关于公式 ?a?b??a2?2ab?b2的获得, 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鼓励学
2生算法 的多样化,学生既要按多项式的乘法 的法则计算;也可以利用公式?a?b??a2?2ab?b2来获得结果。
2【评价建议】:
过程性:
(1)公式推导过程中关注学生 对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掌握程序; (2)公式得出后关注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3)关注学生算法的合理性及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的积极性。 知识性:关注学生对符合完全平方式计算的多项式乘法观察的敏锐性,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1、知识与回顾:(1)两数和的公式是什么? (2)口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3)计算 (2x-1)(3x-4)、 (5x+3)(5x-3) 2、设计活动,导入新课。
师: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来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糖,来三个,就给每人三块……
(1) 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设计说明〗从具有现实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问题,可以激发生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2)第二天有b个女孩一起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
〖设计说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可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学生自主总结出公式,导入新课:(a+b)2=a2+2ab+b2
这就是说,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乘积的2倍 3、牛刀小试
先观察下图,再用等式表示下图中图形面积的运算
4、例题讲解: 例4 计算:
b2) 2思路点拨:与本节课公式进行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有利于正确使用公式。
例5 计算: (1)(a-b)2; (2)(2x-3y)2
思路点拨:本例题是两数差的平方,可将(a-b)看成是[a+(-b)],就将减法
(1)(2a+3b)2;
(2)(2a+
统一成加法,即:?a?b??[a???b?]2?a2?2a(?b)?(?b)2?a2?2ab?b2,提
2示学生?a?b??a2?2ab?b2在今后的计算中可直接应用。
2教师活动:提问,演示。 学生活动:参与、理解。 教学方法:互动交流。 5、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84页练习1、2、3、4.
点评:运用乘法公式计算,应灵活地处理符号,使运算正确,简捷。 6、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本课学习了?a?b??a2?2ab?b2两个乘法公式,在应用时(1)要了解公式的
2结构和特征;(2_掌握公式的几何意义;(3)弄清公式的变化形式;(4)注意公式在应用中条件;(5)应灵活地应用公式来解题。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7、作业布置:P84页习题14.3第 1、2、3、4题;《一课三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