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关于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 文章结合eva价值创造理念,探索基于价值链的业务与财务有机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并对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基本框架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广东电网公司预算管理创先工作实践案例,按照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框架对广东电网公司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业财融合; 价值链; 预算管理 一、研究背景
预算管理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在国内外成功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前国家经贸委在下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中明确要求国内大中型企业要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预算管理的价值,预算管理真正在中国企业落地生根。 广东电网公司预算管理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在本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逐步推广到所属基层单位。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预算管理一直停留在传统的财务预算管理层面,存在预算强调短期、年度目标的完成,缺乏与公司发展战略的承接,预算编制基础不科学,与业务活动脱节,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等局限。随着公司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越来越制约公司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广东电网公司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创先
工作,初步建立了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了“财务规划、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但是预算引导资源配置和管控的作用及力度仍有待增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程度需进一步提高,预算与业务的融合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价值链理论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1985 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把利润作为基本价值链的最终目标,认为企业价值链是由各个互不相同而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按照特定方式联结而成的链条,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差异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1995年,彼得·海恩思(peter. hines)把顾客纳入到价值链中,重新定义价值链的概念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认为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是生产过程的终点,利润只是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
价值链是以企业储运、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流程为载体,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直接目标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的系统性结构。
(二)经济增加值(eva)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 steward)于1982年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
度、新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以克服传统指标的缺陷,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加以调整、用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作业成本法(abc)理论
作业成本法是美国学者库伯(robin cooper)和卡普兰(robert s kaplan)1988年提出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思想是资源分配给作业,作业则进一步归集至成本对象。实质是通过作业流程的归集,消除不增值作业或减少作业中的浪费,从而为企业提供精确的产品成本核算和报价,为公司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借鉴价值链和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思想,以内部价值链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指导思想,实现“业务流”、“资金流”集成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承接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大师波特认为战略的实质是企业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成为卓越组织的特定活动,关注于企业的总体谋划和未来的长远规划。战略在预算之前形成,它为全面预算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指导。预算管理将具有长远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业务规划以及具体的责任中心和经营期间,使战略目
标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价值活动为核心,寻找关键驱动因素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必须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紧紧围绕价值活动中的增值活动,识别并量化各业务单元的作业活动,寻找增值作业的关键驱动因素,将企业关键资源配置给增值作业,合理控制辅助性作业。 (三)以业务逻辑为主线,强调业务驱动
企业的竞争是围绕价值链的竞争,企业竞争优势绝不是来源于价值链的某个环节,而是来源于整个价值链。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不仅要覆盖价值链中每个环节(尤其是增值活动),更重要的是必须体现不同活动之间的业务逻辑,强调业务驱动预算,从而实现预算的闭环管理。
(四)以动态管理手段,实现业财的充分融合
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变化,预算管理应该适合经营环境动态变化的需要,同时企业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在不断变动和相互转化,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应该与实践活动保持动态一致,及时修正预算或业务活动,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充分融合。 四、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一)企业应细化落实发展战略到具体的业务规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