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南方周末编辑: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

南方周末编辑: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5:19:46

南方周末编辑: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09-01-13 21:19 发表于:《河南媒体》 分类:未分类

《南方周末》在 2003年中的“城市专题”版正式启动对特稿的大力探索,2004年初开辟“特别报道”版专门呈现以特稿为主打的组合式报道,至今已累计操作完成 200余个题目,被读者和业界公认为《南方周末》最有阅读乐趣的版面之一。本文从选题分类、选题原则、选题来源、选题要义四个层面分析南方周末特稿选题。

一、选题分类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以下是对这四类选题的概略描摹。

1.人物类

在《为故事而写作》一文中,美国普利策特稿奖的首度获奖者富兰克林谈到:“一个故事蕴含了一系列情节,当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偶然碰到一个复杂的情境,他的遭遇和他的反应就是情节的展开。”①这句话大致可以用来概括南方周末特稿的人物类选题。在这类报道中,人物性格是重要的叙事推动力。比如:

《两个男人的 20年婚姻》(2005年 9月 29日):四川同性恋人李蜀仁和孙庆生 20年勇敢而艰辛的“婚姻”之路。从两个男人幼时性意识初萌开始,到对性取向的认知、挣扎,接受现实,相识,定情,波折相守,如此 20年,乃至收养孩子共同抚育,“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我们白头偕老”。②

《一个农村娃的“赌局”》(2005年 11月 17日):24岁的四川年轻人吴悔 7年来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复读,二是参加高考。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衣锦还乡,为此不择手段。他使用了 4个化名,5次复读,6次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是为了等待一所学校让他迅速实现“当官”的梦想。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2007年 4月 12日)。粉丝杨丽娟的父亲因女儿没能单独见上刘德华,跳海自尽。如果一件事情无法解释,那么一定有你所不知道的事实存在。此文提供了一个掩藏着敏感、绝望和固执的故事。

有的选题主角数目超过1,但是在情感或者行动上近乎一个主体,所以一并列为人物类。 2.人群类

某个特定时域中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因为历史发展的某个节点而造就。比如: 《三个“棒棒”的城市梦想》(2004年 4月 22日)关注“棒棒”的生存状态。街头挑

夫“棒棒”是重庆特殊地形造就的特殊的农民工,他们得名是因为他们总是手持一根棒棒。这个人群的数量有几十万,他们在市民生活中时时出现,真正的市民生活却与他们相距甚远。

《外国红孩子的中国人生》(2005年 10月 13日):在二十世纪的不同时期,一些外国人带着他们的左翼政治信仰参与红色中国的各项工作。他们的孩子,如今留在中国的还有 250人左右。这篇报道呈现这个人群的特别人生。

《中国老人在曼哈顿》(2006年 2月 16日):中国老人们从上飞机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去美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照顾儿孙,为此他们不得不“五子登科”:听不懂英语是聋子,看不懂是瞎子,不会说话是哑子,不会开车是拐子,拿起电话不会答,手抖得像呆子。

3.话题类

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尽管从重要程度来看,并不逊色于事件类硬新闻,但它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比如:

《安乐死的中国现实》(2003年 7月 17日):中国的安乐死讨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两个社会现实:首先,在中国,很多人要求放弃生命,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贫穷。其次,确乎有些人是因为痛苦,但痛苦其实是可以控制的。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2000年使所有的癌症患者无痛,只是在今天的中国,绝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还无法实现。

《富豪征婚记》(2006年1月5日):几年间几则轰动一时的富豪征婚广告,背后原来都有一个律师操办者,而且这已经成为他的专业。报道从律师切入,呈现征婚喧嚣背后的道德嬗变、风俗变迁。

《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2008年10月 30日)③:汶川地震之后,地震预报成为一个难解的话题,此文全面深入揭示中国地震预报体系的由来,呈现一个学术坚守、学科尴尬、政治考量、甚或个人恩怨等等混杂的领域,一个基于尴尬的技术水准的尴尬的预报体系。

4.事件类

基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这类报道虽然也会有主要人物出现,但人物情感和反应并不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报道关注点在于围绕事件的世相百态。比如:

《举重冠军之死》(2003年 6月 9日):前亚洲举重冠军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 300元。报道从才力之死切入,推进到对中国举国体育体制的讨论。

《焦虑的四合院》(2003年 8月 7日):北京市政府终于下决心停止在旧城内的大规模改造。但这个消息也导致了各城区在截止日期前上演“最后的疯狂拆除”。推土机为什么停

不下来?此文从事件切入,展现背后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追根溯源至中国两级财政体制格局,致使下级政府挡不住“以地生财”的诱惑,把历史文化名城当作“地皮”来处理。

《鬼妻》(2007年 6月 14日):这是对河南农民宋天堂连杀 6人卖尸体配阴婚事件的调查与观察。调查,是因为此文以调查手法揭开了事件链条。观察,是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杀人案的报道,也是对其萌生土壤乡村生态的多方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四个分类仅仅意在呈现南方周末特稿概貌。四个分类并不严格。实际上,有些选题介于两个分类之间。比如《系统》(2007年 12月 20日)是关于中国红极一时的网络游戏《征途》的报道,写一个游戏玩家玩《征途》的故事。从集中在一个人物来看,可归为人物类。但是这个人物并非新闻人物,只是因为具备典型性,才被记者选中以承载这个话题,如此又可归为话题类。

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尤其体现了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的相对独特——独特是与其他媒体比较而言。这类题材体现了南方周末特稿观照现实的广度。而在后期,南方周末特稿加大了事件类选题的报道力度。在与其他媒体的同题竞争中,事件类选题所呈现出的独特解释尤其显示了南方周末特稿的解读深度。

二、选题原则

南方周末特稿的选题原则可总结为:戏剧性高度集中。戏剧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冲突性,当然冲突并不仅仅是暴力冲撞,内心挣扎也是冲突。“戏剧性高度集中”可进一步表述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实际上这正是凝聚戏剧性、寻求“集中”的手法。

南方周末特稿怎样凝聚戏剧性?以下是集中手法的简单分类:

时间的集中。比如《盲艺人的乐与路》(2003年 11月 27日),这是一个人群类选题,集中描述一队盲艺人在绵延的太行山里卖艺游走的一天。

空间的集中。很多时候时间集中也意味着空间集中。比如《盲艺人的乐与路》也集中在一次游走线路。再如话题类选题《车陷紫禁城》(2003年 10月 16日)的主打特稿《一场秋雨导致的交通瘫痪》,跟踪的是周五下班又赶上下雨的北京最拥堵一刻,一辆出租车的行进线路。

人物的集中。将一个大的主题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呈现,这是西方特稿的常用手法。南方周末特稿《系统》是典型之作,出发点是关注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征途》,具体操作时选取了一个游戏玩家吕洋,叙述她从陷入到厌倦的故事。

尽管效果强弱不一,总体而言,南方周末特稿呈现出对于戏剧性集中的主动追寻,力求将有故事的人物、冲突性强的事件,集中在一时或者一地叙述,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多个角度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凝聚,再凝聚。

以《举重冠军之死》为例稍作阐释。该文作者李海鹏说:“做这个题我立刻想到,就用这个人最后一天的经历来表现一生,因为我对这个是非常有把握的。很多小说都能看到,比如说《一个女人一生的最后 24小时》,用一天来表现一个人的一生。比如托尔斯泰一本很有名的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也是用这个人最后临死的几个小时表现他的一生。这种方法以小见大,小说的世界里面有一套明确的方法。”④

简洁地表述“集中”: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来集中最大量的信息和思想”。⑤ 在这点上,南方周末特稿和西方叙事性写作的路数是相同的,“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么死却可以写成悲剧。”⑥

一个主题有报道价值,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着手报道,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编辑记者的思想储备,是对社会大势的基本把握,从操作角度的选题确定时机来看,戏剧性的集中可能有三种路径:触发,寻找,等待。

触发: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主题联想会被触发,新闻价值会被确定,比如事件类选题《小镇猪事》(2008年 5月 1日)。一个被偷猪贼扫过的村庄,陕西省蓝田县曳湖镇崔家坪村,村民们为了护猪纷纷睡进猪圈。这一事件触发了编辑记者对高昂猪价之后的大势联想。报道由此事切入,呈现了国内农户分散养殖状况的尴尬:养猪,从未像现在这样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被价格、病害、成本、剧烈的市场波动、如今又加上偷猪贼所绑架的单家独户的养猪人,一个广泛的农户群体,过的日子是:“为猪狂,为猪伤,为猪打吊瓶,为猪找对象,愿共你高价小猪同鸳帐,为你叠被铺床”。⑦

寻找:戏剧性集中意味着主动寻找,寻找足以承载主题的事件或人物,比如人物类选题《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因为编辑有意关注同性婚姻现状,着意寻找典型故事,发动圈内人帮忙推荐,才发掘出四川一例少见的持续 20年的同性事实婚姻的个案,这一个案足以展现同性婚姻具有普遍性的艰难,更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悲欢。

等待:戏剧性集中也意味着等待,等待一个戏剧性爆发的契机,比如人群类选题《她们,用 40年寻找亲人》(2006年 3月 30日)。1960年代大饥荒中,苏锡常大上海一带众多婴幼儿被父母遗弃。向北才有生路,比如到有牛奶的内蒙。北方诸省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演绎了一场人道主义人口迁移。40年过去了,当年的孤儿们走过了无暇他顾的繁忙人生,也到了该给情感找回落脚处的时候,他们开始零零散散地南下寻亲。事情本身足以令人唏嘘,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南方周末编辑: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09-01-13 21:19 发表于:《河南媒体》 分类:未分类 《南方周末》在 2003年中的“城市专题”版正式启动对特稿的大力探索,2004年初开辟“特别报道”版专门呈现以特稿为主打的组合式报道,至今已累计操作完成 200余个题目,被读者和业界公认为《南方周末》最有阅读乐趣的版面之一。本文从选题分类、选题原则、选题来源、选题要义四个层面分析南方周末特稿选题。 一、选题分类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以下是对这四类选题的概略描摹。 1.人物类 在《为故事而写作》一文中,美国普利策特稿奖的首度获奖者富兰克林谈到:“一个故事蕴含了一系列情节,当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偶然碰到一个复杂的情境,他的遭遇和他的反应就是情节的展开。”①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