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队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军队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 文章分析了军队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主要包括经济性评价指标、效率性评价指标和效果性评价指标,提出了这三种指标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对每种指标的公式、数据采集、审计判断的标准以及每种指标评价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军队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军队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是军队工程作出评价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我军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建立。笔者认为,军队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方面着手,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总体要求,深入细致地进行构建。一般来说,评价指标不能太复杂,要切实可行,并且其数据采集要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获得。为了详细反映军队工程在各个方面的建设情况,同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这里把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后者是前者的补充。此外,审计评价指标具有动态性,尤其是对军队工程这种受国际环境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其评价指标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完善,要不断补充新的指标用以反映当前工程建设的技术和方法,及时摈弃那些不能够反映工程建设真实情况的指标。
一、经济性评价指标
军队工程的经济性是指在充分考虑军队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成本,即少支出,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际投资变化率
实际投资变化率=(审定的竣工决算-批复概算)/批复概算×100%
数据采集:审定的竣工决算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批复概算来源于工程项目的概算批复文件中批复的概算数。审计判断:实际投资变化率在±5%范围内,属于正常情况;实际投资变化率在±15%范围以外的则需要查明原因。这项指标又可以通过建安工程投资增减率和设备投资增减率两个指标来具体反映:
1.建安工程费用增减率
建安工程投资增减率=(建安工程实际投资额-建安工程投资概算数)/建安工程投资概算数×100%
数据采集:建安工程实际投资额来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中审定的设备投资,建安工程投资概算数来源于概算批复文件。审计判断:该指标值若为正数,表明设备实际投资额超过概算数,发生超支;该指标值若为负数,表明设备实际投资额比概算数有所节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