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化学 专题18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答案】 Cu ; Fe>Cr>Cu; 铜片表面不产生气泡; 1;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能; Cr+FeSO4=CrSO4+Fe。
5.【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1)【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戒指”为铜锌合金;铜长期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 由此推知,铜绿由___种元素组成. (2)【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适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①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 , 还可能含有少量___ .
②小红认为蓝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___ (填化学式).
③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小华的观点,往蓝色溶液中加入___ , 观察到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的现象,化学方程式是___ .
【答案】 四 氢气 CuCl2 铁片 Fe+CuCl2═FeCl2+Cu
【解析】本题在新的情境下考查了物质的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三种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碱式碳酸铜是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组成的;实验探究:①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戒指的成分中有锌,所以能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②碱式碳酸铜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所以,蓝色溶液中还含有CuCl2 溶质;③氯化铜和铁反应能置换出红色的铜,同时生成氯化亚铁。往蓝色溶液中加入铁片, 观察到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的现象,化学方程式是Fe+CuCl2═FeCl2+Cu。
6.【2018届北京市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测试】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一根铜丝,在铜丝一端滴上一滴石蜡,用酒精灯加热铜丝的另一端。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镍(Ni)丝分别与50 mL稀盐酸反应,实验记录如表格所示。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锌 15% 大量 主要实验现象 气泡 气泡 镍 15% 少量 无现象 铜 15%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蜡________,说明铜丝具有________性。
(2)由实验二得出锌、铜、镍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答案】 熔化 导热 锌>镍>铜
【解析】(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蜡熔化,说明铜丝具有导热性;
7.【 河南省宝丰县2016-2017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他们将铁钉加如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在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固体。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硫;猜想二:氧气;猜想三:氧气。
做出猜想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做出这样的猜想。 【进行实验】
(1)小红提出,闻一闻产生的气体,方法是__________根据________,她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 (2)他们又做了实验:______从而证明了该气体不是氧气。从而到断该气体是氢气。
(3)经过和老师咨询得知,一般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都要加入适量硫酸以保持其稳定存在。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沦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应物中含有氢、氧、硫三种元素 用手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无剌激性气味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不复燃 Fe+H2SO4=FeSO4+H2↑ 铁的活动性大于氢,也大于铜
【解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作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反应物中含有氢、氧、硫三种元素,所以做出这样的猜想;进行实验:(1)小红提出,闻一闻产生的气体,方法是用手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根据无刺激性气味,她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不复燃,从而证明了该气体不是氧气。从而判断该气体是氢气;(3)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得出结论:将铁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在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固体。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氢,也大于铜。
8.【 山东省庆云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兵考试】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除此之外,细心的同学还看到有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I==2I2+4HCI+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1)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无SO2能。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就可以确定无SO2生成,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浓硫酸主要用于干燥气体):
A中观察到________,证明无O2:B中观察到____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大家认为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____以确保安全。
【答案】 锌粒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质量守恒定律 SO2具有刺激性气味,而实验中产生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验纯
【解析】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粒表面有红色
9.【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实验主要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Ca(OH)2 红色 CO2+2NaOH=Na2CO3+H2O C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过滤 CuCl2+Fe=FeCl2+Cu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利用性质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考虑问题的要全面,尤其注意在除杂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1)改良土壤的酸性,一般加入熟石灰,化学式是:Ca(OH)2;(2)Ⅰ.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Ⅱ.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Ⅲ.氢氧化钠与盐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a、Na2CO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错误;b、HCl是酸,不属于盐,错误;c、FeCl3和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