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液压与气动技术授课教案设计
课 题 授课班级 能力目标 1、独立分析能力 2、设备拆装、维护教学目标 维修能力 3、根据原理图进行实物连接 4、系统回路设计及其应用 液压系统组成元件 学时 2 知识目标 1、各元件符号识别 2、基本回路的分析 3、复杂回路的分析 4、简单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课 次 上课地点 素质目标 1、岗位精神 2、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3、培养良好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意识 4、注意开启系统和关闭系统时的注意事项 7 重点:1、单、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异同 2、单、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异同 教学重点与难点 3、叶片泵的拆装及零部件分析 难点:1、单、双作用叶片泵原理的区分 2、叶片泵拆装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叶片泵结构原理分析 1、单作用叶片泵组成及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组成: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定子、叶片、及壳体、端盖等主要零件组成。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讲 授 60 min 图11 单作用叶片泵原理图 (2)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转子1由传 动轴带动绕自身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中心在定子中心的正上方,二者偏心距为e。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在叶片底部通有压力油的作用下,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表面,并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这样,在
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和端盖的空间内,每两个相邻叶片间形成密封的工作容积,如果转子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密封的工作容积(吸油腔)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液压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吸油腔,这就是叶片泵的吸油过程。同时,在左半部,工作容积逐渐减小而压出液压油,这就是叶片泵的压油过程。转子旋转一周,叶片泵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因单作用叶片泵径向受力不平衡,所以又称为非平衡式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组成及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组成:图12为YB1-25型定量叶片泵的立体结构图,在左泵体内安装有定子、转子以及左右配油盘。转子上开有十二条倾斜的槽,叶片安装在槽内。转子由传动轴带动,传动轴间用两个油封密封,以防止漏油和空气进入。 1-定子2—转子3—叶片 图12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转子和定子是同心的,定子的内表 面由两段大圆弧,两段小圆弧以及它们之间的四段过度曲线所组成。当转子逆时针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在叶片底部通有压力油的作用下,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表面。当叶片由短半径向长半径移动时,工作容积逐渐增大,形
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液压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吸油腔,这就是叶片泵的吸油过程。当叶片由长半径向短半径转动时,工作容积逐渐减小而排出液体,这就是叶片泵的压油过程。当转子旋转一周时,叶片泵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因双作用叶片泵径向受力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 1、叶片泵的拆装步骤 第一步:卸下螺栓,拆开泵体; 第二步:取出配油盘; 第三步:取出转子和叶片; 第四步:取出定子,再取配油盘; 图13 YB1-25型定量叶片泵零件图 2、叶片泵的清洗 第一步:清洗叶片和转子; 第二步:清洗定子; 第三步:清洗配油盘和密封圈 第四步:清洗轴承 第五步:清洗泵体、泵盖和螺栓。 3、叶片泵的装配 第一步:将叶片装入转子内(注意叶片的安装方向); 第二步:将配油盘装入左泵体内,再放进定子; 第三步:将装好的转子放入定子内; 第四步:插入传动轴和配油盘(注意配油盘的方向); 第五步:装上密封圈和右泵体,用螺栓拧紧 4、拆装注意事项 (1) 拆解叶片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对称位置松开后泵体上的螺栓后,
再取掉螺栓,用铜棒轻轻敲打使花键轴和前泵体及泵盖部分从轴承上脱下,把叶片分成两部分。 (2) 观察后泵体内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的安装位置,分析其结构、特点,理解工作过程。 (3) 取掉泵盖,取出花键轴,观察所用的密封元件,理解其特点、作用。 (4) 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 (5) 装配前,各零件必须仔细清洗干净,不得有切屑磨粒或其它污物。 (6) 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理的安装,注意配油盘、定子、转子、叶片应保持正确装配方向,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没有卡死现象。 (7) 叶片在转子槽内,配合间隙为0.015~0.025毫米;叶片高度略低于转子的高度,其值为0.005毫米。 小结 作业 观察单、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学会根据不同要求来选择不同叶片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