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临沂市名校中考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卷
(1)产生氢气 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
21.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混合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 。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丁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时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肯定不可行的物质是 。 A.BaCl2 五、流程题
22.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
D.无色酚酞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 。(写一个)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六、计算题
23.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剩余固体质量/g 1.0 5.20 2.0 4.60 3.0 4.20 4.0 4.10 5.0 4.08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向50 g硫酸铜溶液中缓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80 g时,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 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 (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七、探究题
25.九(5)班兴趣小组同学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_____;猜想②:Na2CO3;猜想③:_____;猜想④:Na2SO4,Na2CO3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_____ (2)然后向上述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D D D D C D A C B C B A 实验现象 _____ 猜想④成立 _____ 结论 二、填空题 16.bc 失去 b 铝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 17.C < CO2 CO2+3H2
18.28.09 2NaOH+SiO2═Na2SiO3+H2O 三、简答题
19.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 甲
CH3OH+H2O
20.(1)0.2,和氧化铝反应;(2)10% 四、实验题
21.(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放热
(2)①放热、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减小、Na2SO4和H2SO4 (3)2NaOH+CO2═Na2CO3+H2O (4)A 五、流程题
22.⑴ 燃烧产生热量、做生产合成气的原料 混合物 ⑵ 3CO + Fe2O3高温===== 2Fe + 3CO2
或3H2+ Fe2O3高温===== 2Fe +3CO2(合理答案均可) ⑶ CO2和H2O(高温尾气) 六、计算题
23.92g 81.7%
24.(1)消耗NaOH的质量为80 g×10%=8 g
(2)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2NaOH+CuSO4= Cu(OH)2↓+Na2SO4 80 98 142 8 g x y ==
x=9.8 g y=14.2 g
溶液的质量为50 g+80 g-9.8 g=120.2 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1.8%
答: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是11.8%。 七、探究题
25.BaCl2 Na2SO4 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 B.氮气、氯酸钾、黄铜 C.石墨、沼气、石油 D.臭氧、生石灰、生铁 2.对如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若有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C.小灯泡亮度不同,说明同型号不同材质的导线电阻不同
D.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所有人应站在安全线外
3.实验是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手段,以下实验方法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A B C D 鉴别O2和CO2 鉴别NaOH、NaCl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实验方法和操作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取样于表面皿中,观察固体是否潮解 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加足量Fe粉,过滤 A.A B.B C.C D.D 4.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氧气可支持燃烧但会使钢铁锈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