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疯狂专练5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
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7~2019)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该专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原理及有关计算;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
考点说明
考点透视
1.(2019?新课标II卷?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
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2.(2019?新课标III卷?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3.(2018全国Ⅱ卷,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4.(2018全国Ⅲ卷,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考点突破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荔枝储存在无O2、干燥、零下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B.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丙酮酸的分解
1
C.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D.乳酸菌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乳酸中
2.下图为不完整的人体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产生ATP最多以及酵母菌细胞不具有的过程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④和②
3.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持活性应将提取出的线粒体置于清水中保存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可改变其耗氧速率 4.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过程均能产生少量ATP B.A表示丙酮酸,O2参与水的生成 C.线粒体中含有催化①③过程的酶
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B的过程有②和③ 5.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需提供无氧的环境 C.制作面包的原理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 D.硝化细菌的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6.小麦种子吸水萌发时的呼吸作用过程可分为如图所示的4个阶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1、2阶段,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高于CO2的产生量 B.第3阶段种子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 C.第3阶段,胚根长出,种子的干重将增加
D.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种子胚细胞中的有机物种类将减少 7.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2
A.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但都能合成ATP B.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宿主细胞的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质膜和细胞质基质中,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不足时,会由乳酸分解提供能量作为补充
8.下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 ℃时比15 ℃时更强 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
D.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
9.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也称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内膜上。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的[H]不全来自柠檬酸循环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涉及的呼吸酶均位于线粒体基质 C.在有氧环境中,乳酸菌内不会发生柠檬酸循环 D.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内丙酮酸可转化成酒精
10.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慢
C.若适当降低温度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3
D.若将酵母菌改为破伤风杆菌,也可能得到类似的实验结果
11.生产实践中广泛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能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B.粮食贮藏时,应适当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 C.温室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保证人体细胞有氧呼吸所需O2的供应 12.下列关于的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D.②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
13.“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的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运动强度下只有有氧呼吸,b运动强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c运动强度下只有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或等于b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增加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14.请回答与生物细胞呼吸有关的问题:
(1)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_;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线粒体内O2/CO2的值比细胞质基质________(填“高”或“低”)。
(2)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颜色变化是由橙色变为________。
15.下图表示大豆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情况及对应阶段萌发种子形态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经研究发现,图中在第Ⅱ阶段,种子呼吸产生CO2的量大大超过O2的消耗量,此时种子的呼吸方式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