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导学案教学案语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导
学案教学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加减混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此过程中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为此,根据本节课提供的素材,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两点:
1.关注故事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把“救公主”视为己任,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2.关注算理的理解,让学生轻松掌握算法。
本节课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追问“第二步是几减几,或者是几加几,为什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从而较为轻松地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形卡片
第 1 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6分钟)
1.故事导入:美丽的公主被怪兽困在城堡里。智慧宝贝要去解救公主,需连闯四关,每关都有怪兽把守,智慧宝贝要挑选最聪明、最勇敢的小朋友一同去救公主。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去解救公主?(课件演示闯关图) 2.复习。
5-2-1= 8-5-3= 9+0+1= 4+3+2= 5+4+1= 6-5-1=
3.提问: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1.听故事。
2.口算,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思考问题,明确计算顺序: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1.看图列式。 4+3+□=□(支) 10-3-□=□(个)
第 2 页
二、在情境中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计算顺序。(20分钟)
1.教学先加后减。
(1)提问:根据课件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出算式。 (2)课件演示:天鹅飞走了2只。
提问:湖里天鹅的只数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列式解答。追问: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2?(引导学生回答)
(3)结合课件画面再次说说这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探讨4+3-2的计算顺序。
(1)结合课件说说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算式“4+3-2”中标明计算顺序。
(2)讨论: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3)师小结: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加法,然后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3.教学先减后加。 (1)理解算式的意义。
①课件演示天鹅只数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②引导学生根据天鹅只数的变化写出算式。 追问:4,2,3各表示什么? (2)摆学具交流计算方法。
第 3 页
①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同桌交流。
②为什么要先算减法?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③小结: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减法,然后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3)师小结:像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运算就是“加减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和连加、连减一样,都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1.(1)观察课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件画面的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
(2)根据教师的提问说出解题思路,并列式解答。 (3)同桌之间互相说算式的意义。
2.(1)结合课件讨论算式的计算顺序,先算加,后算减。 (2)小组讨论,明确原因。
预设 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2,所以是7减2。 (3)认真倾听老师的总结。
3.(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列出算式,说出各数所表示的意义。列式为4-2+3。
各数的意义:4是原来有4只天鹅,2是飞走的只数,3是飞来的只数。
(2)先独立思考,再用圆形卡片摆一摆,跟同桌交流演示计
第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