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数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 小数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小数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1及练习十七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律。 难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 15×(107-35+18) 30÷[480÷(24-8)] 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
2
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2:方方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钱?)
教师:讨论讨论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解答:
学生1:我们先算出方方买3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3.5×3=10.5(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钱,算式是20-16.8=3.2(元)。 (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
学生2:我们写的是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2:我们是从20元里依次减去方方买两种文具分别用的钱。 教师:那你们在计算的时候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学生3:我们也是写的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3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3:我们先算出方方一共应付的钱,再算出剩下多少钱? 教师:你为什么要加这个括号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因为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不加这个括号,计算了乘法以后,就应该计算减法,要使这个运算顺序由先减后加改变成先加后减,就要加上括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这样规定的,我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应该这样。
教师:也就是说加上这个小括号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的时候,也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生2: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教师:请你们选择一个综合算式,按照刚才讨论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看看结果是不是和分步解答的结果一样。
学生算出结果后,与分步解答的结果进行比较,证实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
教师:现在请大家把这4个综合算式进行比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200-(35×3+63)(2)200-35×3-63 =200-(105+63) =200-105-63 =200-168 =95-63 =32(元) =32(元)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