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部教学设计教案4 - 图文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部教学设计教案4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2:41:26

3.图文资料: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

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云南省是此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仅农业损失便高达172亿元人民币,云南罗平60万亩油菜花海成死海。云南此次三季连旱,致使780万人、48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绝收1417万亩,全省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

4.文字材料: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9

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

第二课时 环境被破坏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懂得了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关注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了解环境被破坏的严峻现实。通过古今敕勒川的鲜明对比,让学生体会人类生存环境已经遭到的破坏,并从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四个方面进一步说明环境被破坏的事实,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认识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破坏的表现及其严重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

“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节课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深刻认识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由于学生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了解有限,因此对理解环境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困难。

【教学建议】

1.导入

方式一:播放视频《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地球》。这里通过视频资料给学生视听冲击,并通过让学生谈观看视频的感受,深刻认识环境被破坏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方式二:学生调查自己所在城市存在的环境破坏问题。分组讨论,这些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教师加以总结。学生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调查,深切感受到环境破环的严重性,进而受到感染,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第一层次:草原退化

方式一:展示各种草原退化的图片。通过对图片中所展示的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草原退化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草原环境的迫切性。

方式二:结合上节课所讲的沙尘暴天气肆虐的情况,提出问题:沙尘暴恶劣天气的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分析沙尘暴的成因,进而认识到我国草原退化的严峻形势,认识到保护草原环境的迫切性。

3.第二层次: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

方式一:播放视频《我国进入水污染密集爆发期》。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从而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方式二:让学生课下搜集当地水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的情况,课上交流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所看所感,加深水资源被严重破坏的感触,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4.第三层次:土壤污染

方式一: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提出问题: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危害?通过形象的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感触,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并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方式二:播放视频《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不容忽视》。通过新闻中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阐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并结合分析土壤污染给自己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提高学生保护

10

土壤环境的意识。

4.第四层次:大气污染

方式一:播放视频《大气污染》。通过对大气污染的了解,深刻地认识到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并通过分析全球变暖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

方式二:学生上网查阅关于全球气候反常的表现和搜集所在城市近几年来气候反常的表现,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播放视频资料《全球气候反常令人担忧》,使学生对大气污染有直观的认识。使学生通过对全球气候反常表现的了解,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和给人来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明确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视频《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地球》。

课件使用目的:了解地球环境现状,使学生明确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体现草原退化的图片。

课件使用目的:了解草原退化现状,通过感受由此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草原环境的重要性。

3.视频《我国进入水污染密集爆发期》。

课件使用目的:通过形象的视频资料,结合自己身边水污染的事例,认识到水污染的严峻性,以及保护水环境的迫切性。

4.土壤污染的图片。 课件使用目的:通过震撼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提高学生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5.视频《全球气候反常令人担忧》。

课件使用目的:结合新闻中关于全球气候反常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资料要求

1. 草原退化相关图片若干张。 2.文字资料:

大气污染的含义、分类及其危害

在干洁的大气中,微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 78.09%;氧气,占 20.94%;氩,占 0.93%;其他各种含量不到 0.1% 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11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致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

(二)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

(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3.视频《我国进入水污染密集爆发期》。

(土豆网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1_20070704_1821400_0.html?) 4.视频《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不容忽视》。

(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2_20080108_2671523_0.html?) 5.视频《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反常令人担忧》。

(http://you.video.sina.com.cn/b/11404626-1356573202.html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70119/102046.shtml) 6.土壤污染相关图片若干张。

7.文字资料: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 座城市缺水。我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图文资料: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 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云南省是此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仅农业损失便高达172亿元人民币,云南罗平60万亩油菜花海成死海。云南此次三季连旱,致使780万人、48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绝收1417万亩,全省小春粮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