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 图文
【安全教育一分钟】右侧通行
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讲学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历史教科书 年级:七年级(下) 执笔人:辛丽英 初审: 审核: 时间: 月 日
课题: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过程目标:通过指导自学,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闭关锁国”的史实。
3.情感目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了。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学习难点】郑和下西洋与闭关锁国的影响。 【学法指导】先学后教 【教学设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学法指导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27页--129页【郑和下西洋】一目的内容,在教材
中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4题填写在讲学稿上,2.3.5.6在教材上标出来。)
(一) 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时间: 比欧洲早 。 2、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3、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
4、下面的航行图有些模糊,请你标出郑和远航经过的两大洋,出发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5、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6、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学法指导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29页--130页【闭关政策】一目的内容,在教材中
标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二)闭关政策:
7、清朝的闭关是完全断绝与外国的往来吗? 清朝历史搞
得我…… 8、举例说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现。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9、闭关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共同探究】
10、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对唐朝的繁荣起到了什么作用? 11、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12、不同的对外政策,不同的结果,对此你有何启示呢?
?【第三部分 归纳整理】
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在回顾一遍。
?【第四部分 当堂训练】
1、郑和下西洋最早开始于( )
A.1405年 B.1406年 C.1430年 D.1433年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
B.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来源:学科网] 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D.郑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
3、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面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到伊斯兰教圣地朝圣 ②宣扬国威 ③到“西洋”取宝 ④开辟到西方的新航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 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 )
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 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 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 D.郑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 6、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 C、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 D、维护清朝的统治 8、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来源:学,科,网]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
B.不能及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C.对西方的殖民者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经济逐渐落伍于世界
10、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
郑和航海路线图
(1)说一说图1、图2中两人的名字和对外活动,讲一讲这些事反映了唐朝对外文
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图1、图2和图3反映的对质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3反
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
【第五部分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1、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 …(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德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所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部分 我的收获】(总结提高,我最棒!)
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讲学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历史教科书 年级:七年级(下) 执笔人:辛丽英 初审: 审核: 时间: 月 日
课题: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过程目标:通过指导自学,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闭关锁国”的史实。
3.情感目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了。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学习难点】郑和下西洋与闭关锁国的影响。 【学法指导】先学后教 【教学设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学法指导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27页--129页【郑和下西洋】一目的内容,在教材
中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4题填写在讲学稿上,2.3.5.6在教材上标出来。)
(二) 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时间: 1405--1433 比欧洲早 半个多世纪 。 2、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3、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 4、下面的航行图有些模糊,请你标出郑和远航经过的两大洋,出发地点和最远到达的
红海沿岸 刘家港 太平洋 非洲东海岸 印 度 洋 地区。
5、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6、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学法指导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29页--130页【闭关政策】一目的内容,在教材中
标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二)闭关政策:
7、清朝的闭关是完全断绝与外国的往来吗? 清朝历史搞
得我…… 8、举例说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现。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9、闭关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共同探究】
10、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对唐朝的繁荣起到了什么作用? 11、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12、不同的对外政策,不同的结果,对此你有何启示呢?
?【第三部分 归纳整理】
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在回顾一遍。
?【第四部分 当堂训练】
1、郑和下西洋最早开始于(A )
A.1405年 B.1406年 C.1430年 D.1433年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
B.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来源:学科网] 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D.郑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
3、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C )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面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到伊斯兰教圣地朝圣 ②宣扬国威 ③到“西洋”取宝 ④开辟到西方的新航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 B )
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 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 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 D.郑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 6、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D )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C )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 C、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 D、维护清朝的统治 8、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C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来源:学,科,网]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
B.不能及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C.对西方的殖民者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经济逐渐落伍于世界
10、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
郑和航海路线图
(1)说一说图1、图2中两人的名字和对外活动,讲一讲这些事反映了唐朝对外文
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
(2)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到西洋“取宝”,宣扬国威。
(3)图1、图2和图3反映的对质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
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闭关锁国。
【第五部分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1、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 …(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德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所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