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三层教学楼(无地下室)平面剖面如图,才用1类楼盖体系,大梁尺寸250mm×500mm。墙体用MU10砖,M5砂浆砌筑,墙厚均为240mm。屋面和楼面构造做法及相应荷载可由标准图集98ZJ001查取(自定),空心板自置按2.5 kN /㎡,190mm厚双面粉刷,墙自重2.08 kN /㎡,240mm厚双面粉刷墙自重5.24 kN /㎡,铝合金窗按025 kN /㎡计算。屋面、楼面活荷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工程地质资料:自然地表下0.5m内为填土,填土下0.8秒内为粉质粘土(fa=130 ,其下为1.2m厚粘土(fa=220MPa),再下面是砾石层(fa=355MPa)。MPa)
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0.55 kN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类场地。 二、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2
3
设计计算书
1.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和承重体系
因为本教案楼的楼盖采用1类楼盖体系,横墙的最大间距S=3.3×3=9.9m<32m,因此本房屋属刚性方案。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
2.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取轴线D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外纵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因为此教学楼采用M5砂浆砌筑,所以???=24
对于第一层:H=3.75m S=3.3×3=9.9m>2H=7.5m ∴H0=1.0H=3.75m 对于第二、三层:H=3.3m S=3.3×3=9.9m>2H=6.6m ∴H0=1.0H=3.3m
bs1.5?3=1-0.4×=0.82>07
9.9sH3.75 因为墙厚均为240mm,所以第一层??0==15.625
H0.24 考虑窗洞的影响:?2 =1-0.4
而?2???=0.82×24=19.68所以?2???满足要求 第二、三层 ??H0=3.3/0.24=13.752???=19.68 h <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考虑门洞口的影响,选取①-②定位轴线之间的内纵墙进行验算[B]=24,
?=1-0.42bs1=1-0.4×=0.88>0.82故不必验算可知内纵墙高厚比符合要求。 s3.3 <3>横墙高厚比验算
横墙厚度为240mm,墙长s=6m, 对于第一层2H>S>H=3.75,所以
H0=0.4s+0.2H=0.4×6+0.2×3.75=3.15m 所以??H03.15==13.13??=24 H0.24因为第二层和第三层高度H=3.3m所以无需验算便知高度比一定满足需求,所以横墙高度比符合要求。
3.荷载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荷载资料如下: <1>屋面横荷载标准值: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