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5文档:第17章 1 能量量子化 含解析 精品
1 能量量子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概念,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了解能量子的概念及其提出的科学过程.3.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导学探究] 1.什么是热辐射?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何关系?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吗?
答案 (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是:随物体的温度的升高,热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电磁波成分越来越强. (3)有关.
2.什么是黑体辐射?它与热辐射有什么不同?
答案 (1)能够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物体,叫做黑体.
(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而热辐射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况). [知识梳理]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一定是黑色的物体.( × )
(2)能吸收各种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叫黑体.( √ ) (3)只有高温物体才能辐射电磁波.( × ) (4)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越大.( √ )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导学探究] 1.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如图1所示,当温度从1300 K升高到1700 K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怎么变?辐射强度极大值对应的波长如何变化?
图1
答案 变强.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即变短. 2.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理想的黑体吗?
答案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电磁波),绝对黑体不存在,是理想化的模型. [知识梳理]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 ) (2)黑体辐射随温度升高强度变强.( √ ) 三、能量子
[导学探究] 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那么激光光量子的能量可以取任意值吗?是连续的还是一份一份的?设普朗克常量为h,那么每个激光光量子的能量是多少?如激光发射功率为P,那么每秒钟发射多少个光量子?
cPPλ
答案 光量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个数n==. λEhc[知识梳理] 能量子
1.定义: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2.能量子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般取h=6.63×10
-34
-34
J·s(一
J·s).
3.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能量子的整数倍.( √ )
(2)能量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其大小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 )
一、黑体辐射的规律 1.一般物体与黑体的比较
一般 物体 黑体
2.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例1 (多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
热辐射特点 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吸收、反射特点 既吸收又反射,其能力与材料的种类及入射波长等因素有关 完全吸收各种入射电磁波,不反射
图2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答案 ACD
解析 由题图可知,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
较短的方向移动,当温度降低时,上述变化都将反过来. 针对训练 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答案 C
二、能量子的理解和计算
1.物体在发射或接收能量的时候,只能从某一状态“飞跃”地过渡到另一状态,而不可能停留在不符合这些能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
2.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须考虑能量量子化. 3.能量子的能量ε=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ν是电磁波的频率.
例2 人眼对绿光较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钟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 A.2.3×10C.7.0×10答案 A
解析 因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所以察觉到绿光所接收的最6×6.63×1034×3×108Ec-小功率P=,式中E=6ε,又ε=hν=h,可解得P= W≈2.3×10-9tλ530×10
-
-18
-34
J·s,光速为3.0×108 m/s,
W B.3.8×10
-19
W W
-10
W D.1.2×10
-18
18
W.
例3 (多选)对于带电微粒的辐射和吸收能量时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某一个最小能量值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 B.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 C.吸收的能量可以是连续的 D.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答案 ABD
解析 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能量子ε的整数倍或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是不连续的,故选项A、B、D正确,C错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