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
谈《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大都开设了《Linux操作系统》课程,该门课程已成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重要内容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的教学中,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基础,注意学生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激情,以“讲解→演示→练习”为基本主线,达到提高Linux操作系统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Linux 操作系统 教学
由于Linux操作系统与学生熟悉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文件和系统管理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采用所见即所得的图形界面管理,而Linux操作系统主要采用简洁、高效的字符界面管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不适应。同时,由于Linux操作系统中操作命令繁多,且每个命令还有不同的参数设置,更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教师教好这门课程和学生学好这门课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教学心得,供大家一起讨论。
1、基于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以项目为中心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它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将课程知识有机溶入在典型的完整项目中,教学开展是以项目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由项目来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协助,通过项目实施来完成教学。所以可以将课程整合成一个典型实践大项目,在第一节课就给学生展示这个学期要完成的完整项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解项目,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台配置完善的网络服务器,演示和分解其功能,让学生知道学完这门课程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后的教学中,可逐一学习大项目分解出来的典型小项目,最后再综合完成开课时展示的综合项目。借助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这种方法对提高《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非常好的效果。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的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Linux的常用命令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结合当前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创设出具体任务。例如,在一台公共服务器上,企业中每个部门的员工都有自己的计算机账户,对自己创建的文件可以进行任何操作,同一部门的员工可以相互阅读,不同部门的员工禁止相互查看。将教学内容的传授转变为学生根据线索提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然后学生根据实际任务的要求进行创建账号、管理用户、设置文件权限、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