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专题讲解
解析 A项,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吸热,正反应放热,错误;B项,通入CO气体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值,向正反应方向建立新的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错误;C项,设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n mol,容器的容积为1 L,则
CO(g)+H2S(g)
COS(g)+H2(g) K=0.1
n?始?/mol 10 n 0 0 n?转?/mol 2 2 2 2 n?平?/mol 8 n-2 2 2
22·VVK==0.1,解得n=7,正确;D项,根据上述计算可知CO的转化率为20%,错误。
8n-2·VV3.[2017·全国卷Ⅰ,28(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H2O(g)。
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在620 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________α1,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H2S B.CO2 C.COS D.N2 答案 ①2.5 2.8×103 ②> > ③B
-
解析 ①设平衡时H2S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 H2S(g)+CO2(g)
COS(g)+H2O(g)
初始/mol 0.40 0.1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40-x 0.10-x x x x由题意得:
?0.40 mol-x?+?0.10 mol-x?+x+x=0.02
解得:x=0.01 mol
0.01 mol
H2S的平衡转化率α1=×100%=2.5%
0.40 mol
0.010.01
×2.52.5c?COS?·c?H2O?1-
K===≈2.8×103。
c?H2S?·c?CO2?0.40-0.010.10-0.01351
×2.52.5
②温度升高,水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右移,则H2S的转化率增大,故α2>α1。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ΔH>0。
③A项,充入H2S,、H2S的转化率反而减小;B项,充入CO2,增大了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够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故H2S的转化率增大;C项,充入COS,平衡左移,H2S的转化率减小;D项,充入N2,对平衡无影响,不改变H2S的转化率。
题组三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另类计算
4.(2016·海南,16)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 s1,k(逆)=0.002 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
-
-
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ΔH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
(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___;温度t1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2,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小于
7
(2)B 小于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
解析 (1)根据v(正)=k(正)c(顺),k(正)=0.006 s1,则v(正)=0.006 c(顺),v(逆)=k(逆)c(反),
-
k(逆)=0.002 s1,则v(逆)=0.002c(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c(顺)
-
=0.002c(反),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
c?反?0.006
==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c?顺?0.002
Ea(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小于0。(2)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则符合条件的曲线是B。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7x7
0.3x,反式异构体为0.7x,所以平衡常数为K2==。因为K1>K2,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
0.3x3
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温度t2>t1。
5.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C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
-
2CO(g) ΔH=
+173 kJ·mol1,若压强为p kPa,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650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t1 ℃时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该温度下达平衡后若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气体,则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5% (2)0.5p 不 Qp=Kp
解析 (1)650 ℃时,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60%,设其物质的量为0.6 mol,则平衡时CO1
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起始时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0.4 mol=0.8 mol,故CO2的
2?0.8-0.6?mol
平衡转化率为×100%=25%。(2)t1 ℃时,平衡时CO与CO2的体积分数相等,
0.8 mol?0.5p?2
其平衡分压均为0.5p kPa,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Kp==0.5p。
0.5p
Kp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计算技巧:第一步,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第二步,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第三步,根据分压计算分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第四步,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例如,N2(g)+3H2(g)p2?NH3?Kp=。
p?N2?·p3?H2?
2NH3(g),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微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的含义 ①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②熵变的含义
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ΔS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ΔG=ΔH-TΔS
Δ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ΔG=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1)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2)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3)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 (5)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3.平衡类问题需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
(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2)原料的循环利用。 (3)产物的污染处理。
(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5)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专题训练
1.(2017·四川资阳诊断)无机盐储氢是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储氢新技术,其原理如下: NaHCO3(s)+H2(g)
Pd或PdO70 ℃,0.1 MPa
HCOONa(s)+H2O(l)
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并充入一定量的H2(g),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 0 2 4 6 8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