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论舞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
人们认识抬腿示意爬山,挽裤腿示意过河的情景,这种虚拟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和功能为舞蹈描写大千世界、人间万态,开拓出无限广阔的领域,也使人们通过虚拟象征的舞蹈形象,产生欲望,从类似艺术享受中获得心灵上的感应与净化。 三、舞蹈教育是以情宣善的艺术。I
求善是一切有良知良能的人们追求的人生道德目标。《易经·系辞》中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还认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应当天之道,遏恶扬善”。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 只有具有善的灵魂的人, 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从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善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佛教所宣扬的那种,虚无的没有立场和原则的行好。而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做一种表现,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人格体现,是“达者廉济天下”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是智仁勇三者的有机统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深刻揭示了三者的关系说:“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这种善激练了高度的责任感,用沸腾的血与坚韧的肌肉浇铸了善的真谛。而舞蹈艺术就生命与生活来说,是熔炼于善的情感烈火。我们还可以直接引用一位舞者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呼唤来表述,善者的欲望,善者的意志,善者的灵魂,善者无私和无畏的精神。《陶行知全集》第三卷第368页。
“我希望自身舞体是‘用生命糅成的软泥, 交付给雕塑家当成原料’ 。每一个瞬间稳态的体姿造型, 都应该是一具完美的人体雕塑
精品, 放在任何背景下, 经得起从任何角度去观赏,品味———那是喷涌着感情的凝聚。” ( 资华筠著《舞蹈艺术欣赏》第24 页)
并不是一种让人怜悯的乞求,而是发自内心的一个善者的艺术形象,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达者,他希望用牺牲的精神去实现理想的事业,令人肃然起敬,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像强烈的闪电一样振聋发馈,赐予我们的是一种无限的力量,但其最是光辉的核心是——善。从这些浸透着无限情感的语言中, 其精髓不是善的力量所在吗?
我们也可以去欣赏一幕动人心魄的《黄土黄》舞剧,从中窥探出情中含善,以情宣善的情景,一群穿着兔裆裤的男子汉,赤裸着上身,背着胸鼓迎面屹立着。…….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地的父老乡亲——我们民族的脊梁。一群穿斜大襟却挂了窄脚裤的婆姨们,他们随着那群汉子,脚踩在同一块土地上,一样的心律,一样的动律……。
“汉子与婆姨们轮番起舞,把身上背着的鼓敲得震天响!脚踏、足蹬,几乎把大地踹出了坑!一瞬间,你感到他们从原始跨越到了现代,以图的不能再土的外表,十分现代地宣泄着自己蕴积以久的感情。…..”仿佛那种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的八年抗战又重视眼前,仿佛战马都在嘶鸣,风还在怒吼,资华筠:《舞蹈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23—123页。
黄河在暴怒,咆哮,这种以鼓宣情,以鼓致情的舞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也反映中华儿女复兴中华的决心和信心。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精神风貌,是透着现代气息的民族
拥有的达者气概;是当代敢于向一切强者挑战的善者的风度。
当然,在舞蹈艺术的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汇中,无论从远古来的舞者,还是浸透着现代气息的舞剧,都能不同程度地体现善的宗旨。善是舞蹈艺术永恒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 舞蹈艺术是体现真、宣扬善、表现美的艺术, 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是可与其他艺术相媲美的, 相信它将会以夺目的风姿傲立于艺术教育之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