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语文版八年上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笔记及教案完全版
3.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边塞秋色 ,下阕写 思乡之情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6.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
7.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词句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2.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 的看法,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
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2分)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花,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黄鸡:指黄鸡报晓。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四、名著阅读
1.在一次主题为“走近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相关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4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这个野人起名叫 。(2分) 答案(1)笛福; 星期五
(2)请从下列故事情节中,选出对鲁滨逊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C A.在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17 B.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一道返回英国。
C.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捆住,看到身上有许多小人。
D.他到非洲去贩卖小玩意儿和零碎杂货赚了一笔钱,这使他发财的欲望更强烈了。
2. 听到他的说话声,把他的面孔审视一遍,一把抱住他,不住地亲啊,摇啊,哭啊,笑啊,叫啊,蹦蹦跳跳,又是唱歌又是跳舞,任何人见到这种情景都不禁要感动得落下眼泪。不一会儿,他又哭起来,绞着双手,敲打着自己的头和脸色,像个疯子似的蹦过来,跳过去。我费了好大劲才使他开口说话,告诉我其中的缘由。他稍许恢复平静后告诉我,这是他 。这里的他是 。 答案:父亲 星期五
基础知识复习笔记(四)
【复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准确把握注释及字词积累中的字音、字形。 3.掌握注释中成语及生词的含义。 4.背诵默写《观刈麦》《赤壁》。
5.从内容、思想、艺术角度理解、赏析诗歌。 【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观刈麦》《赤壁》。 二、文学常识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二、抄写下列词语
聒噪 绰号 腌臜 酒肆 掇 馄饨 消遣 绽裂 磬 钹 铙 带挈 唯唯连声 星宿 啐 解元 踹 绾 桑梓 招徕 富丽堂皇 贿赂 忌讳 应酬 惠顾 巾帼 忿忿然 噩梦 慷慨激昂 尴尬 瞥 老态龙钟 诅骂 阿谀 乳酪 无动于衷 豢养 三、解释词语 不言而喻 首当其冲 耿耿于怀 茅塞顿开 泰然处之 咄咄逼人 四、诗歌赏析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8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主要原因是自己对劳动人民没什么贡献又不劳而获)
A、这首诗描绘了麦收时节农夫们的艰辛劳动,叙述了农妇深受繁重剥削的悲惨生活,写出了赋税苛重,耕者不得食的情况。
B、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小麦一黄,整年忙碌的田家就加倍辛劳。紧接着的八句,写青壮年、妇姑童稚也都投入了紧张的夏收劳动。
C、结尾六句中诗人“自愧”的原因是不应当享受三百石的俸禄。
D、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所见、所闻和所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浪漫主义”应改为“现实主义”) A、这首诗在交代了时间和背景之后,紧接着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农家辛勤劳碌的生活图画,真实细致地表现了农民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人们感到隐藏在这背后的难以诉说的心酸。
B、诗人在全景式的场面衬托下,重点突出了一个贫苦农妇的特写镜头,通过这个贫妇人的形象,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不堪。
C、结尾几句,在诗人的有感而发中,我们看出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自我反省精神。
D、这首诗主题专一明确,笔法简练,对比强烈,语言通俗晓畅。 3.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对这首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C )(不是“正面”,而是“反面”)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 B、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引起“怀古之幽思”。 C、诗的后两句是从正面颂扬周瑜的丰功伟绩。
D、杜牧诗歌,风格豪爽清丽,独树一帜。七言绝句尤为人所传诵,这首《赤壁》诗就是诗人吊古伤今的名作之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不是“鄙视”“运气和机遇”,概括不准确)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从一片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写起,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第二句中的“认前朝”,勃发了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面的论史抒怀作了铺垫。 C、诗的后两句是议论。诗人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反映出他的独到的史识。
D、这首诗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周瑜的鄙视,认为他的成功完全靠的是运气和机遇。 3、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答案:①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②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意思相近即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
19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铜雀春深锁二乔。
基础知识复习笔记(五)
【复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基本常识。
2.准确把握注释及字词积累中的字音、字形。 3.掌握注释中成语及生词的含义。 4.背诵默写《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山坡羊》。 5.从内容、思想、艺术角度理解、赏析诗歌。 【复习内容】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山坡羊》。 一、抄写下列字词
灼伤 分泌 花卉 柑橘 萎谢 花瓣 摄取 白垩纪 地壳 胰岛素 二、解释词语 危言耸听 与日俱增 按部就班 三、诗歌赏析
1. 《过零丁洋》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2分,意思对即可)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这两句诗阐明作者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或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答出“以死明志的决心”即可得2分)
3.《过零丁洋》中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舍生取义和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为社会尽点责任的信念。
7. 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丹阳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的诺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对《己亥杂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B )(前两句抒情叙事)
A、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离京的感受,表达的是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决心。 B、诗的前两句抒情,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C、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D、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