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语文版八年上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笔记及教案完全版
D、“无时”是诗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写他对山庄的依恋。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对“官场”“秦桧”“皇帝”的概括不准确) A、首联通过写山民待客之诚,赞颂了山村百姓的纯朴好客的品质性格,写出了山村的民风之美。
B、颔联是千古名句,写出了山村的风光之幽,景色之美,同时在景物描写之间寄寓深刻的哲理,诗句给读者以启发,使读者从中悟出很多道理,这是本诗特具的情趣。
C、颈联由景入事,写出了山村的民俗之美,写春社盛况,善良的百姓向善良神祗祈告善良的愿望。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土乡亲的热爱。
D、诗人极写山西村的人民和风物之美,实际上是反衬官场之黑暗,宦海之险恶。写对山村的喜爱、依恋是假,抒写对秦桧等权奸的憎恶之情、对昏庸的南宋皇帝的决绝之情是真。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正确的翻译是:从今以后假若允许趁月闲游,拄着拐杖随时都会敲开你家门。)
A.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对仗工稳,语言明白晓畅,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B.诗人紧扣诗题“游”字,向我们展示了游村的所见所闻:农民朋友的好客习俗,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及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每联虽各有侧重,但以“游”字贯穿始终。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句“疑”字,把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景,描绘得宛然在目。用语清新,含义丰富。此句被后世称为佳句,常用来描写或赞美山水美景,也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从今以后即使允许趁月闲游,我也没有时间像今天这样跨过千山万水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和彼此深厚的友情。
4、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名著阅读 1、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是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智马国游记慧骃)
2、《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的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
①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②我看到了它的头和一只爪子,估计这只猫有三头公牛那么大。
③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外衣上装饰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________
④在这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的身高不过15厘米。________ ①智马国(慧骃国)②大人国 ③ 飞岛国 ④小人国 3、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B ) A.小人国 B.车迟国 C.大人国 D.慧駰国
4、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
13 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1分)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2分) 答案:
(1)格列佛游记(1分,写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2)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敌国(不来夫斯古帝国)。(2分)
基础知识复习笔记(二)
【复习目标】 1.了解文体知识。
2.准确把握注释及字词积累中的字音、字形。 3.掌握注释中成语及生词的含义。 4.背诵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从内容、思想、艺术角度理解、赏析诗歌。 6.掌握名著的作者和基本内容。 【复习内容】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水浒传》。 一、文体知识
1.消息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二、抄写下面生字和注音(注意字音字形)
萨sà 矜jīn 阪bǎn 噙qín 翩piān 簰pái 梭suō 苟gǒu 籼xiān 蕊ruǐ 矢shǐ 钵bō 虐nua 三、解释下列词语 1.大相径庭 2.矢志不移 3.劫后余生 4.风度翩翩 四、诗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说“通篇以叙事为主”不准确,因为后面有抒情议论)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而漏雨难眠的情景,诗人由自身的痛苦联想到广大人民,表现了对人民的关心与热爱。
B、这首诗中的人道主义胸怀,一向为人所称道,因而此诗曾被誉为富于人民性的优秀
14 诗篇。
C、这是一首叙事诗,通篇以叙事为主,诗的主旨在篇末点出。
D、这首诗叙事按:风来、屋破、雨至、屋漏的顺序,依下午、傍晚、入夜、夜深的次第来写,随着时间的推移,风与雨的变化,写足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苦况。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愤恨”勉强,“鄙视”不对) A、这首诗由叙事与抒情两部分组成,叙事层次清晰,真切生动。
B、抒情酣畅淋漓,画龙点睛,使全诗境界得到拓展和升华。抒情与叙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浑融完整的意境,把诗人身居漏室,胸怀八荒的形象凸现在读者面前。
C、这首诗充分发挥了歌行体自然流丽的长处,语言飞动挥洒,明白如话;句式基本七言,间之以短的二言,长的九言,参差错落,有助于表达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D、在这首诗里,诗人把“南村群童”称之为“盗贼”,表现出这位“无力”老人对“公然抱茅”的这群孩子的愤恨与鄙视。 五、名著阅读
1.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_为首的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是被“逼上梁山”的。例如,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_林冲_,遭高俅父子陷害,被判发配沧州。后来,他在_野猪林_草料场又险遭谋杀。在经受了一连串的迫害后,他忍无可忍,血刃仇敌,离开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2.“新星”文学社的同学瞻仰了施耐庵故居后,举办了一次“水浒故事大家讲,水浒人物大家猜”活动。请回答下面问题。(4分)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耳,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傅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两个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选段中的“那官人”指的是谁?写出他的两个故事名称。
答案:林冲 (2)示例:林冲误入白虎堂 林冲发配去沧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雪夜上梁山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蒋门神见了他,心里先欺负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这段文字中“他”的名字叫 武松 ,这个人物出自作品《 水浒传 》。 4.《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 。 5.《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 、 ,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任意填写两个),讲述了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 、 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答案示例:人物:林冲、鲁智深;故事:醉打蒋门神、雪夜上梁山。
6.《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阎婆惜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题反诗而获罪问斩。(“吟反诗”“写反诗”“书反诗”等均可)
7.名著阅读填空。(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人名和事情,2分)
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 的主张。这个唤做“ ”。
15 答案:吴用 智取生辰纲(2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 7.军师吴用引着一行人马,到庄上来与宋江把盏贺喜。石秀引来钟离老人,拜见了宋江、吴用。宋江下令:祝家恶霸已除,所有各家村民,赐粮米一担,并让钟离老人带头散发。宋江等众将一齐上马,兵土按三列纵队排开,载着辎重连夜回了梁山。
1.以上选文出自《 》,作者是: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在回目的故事梗概。 答案:1《水浒传》施耐庵 2宋江三打祝家庄
基础知识复习笔记(三)
【复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准确把握注释及字词积累中的字音、字形。 3.掌握注释中成语及生词的含义。 4.背诵默写《渔家傲》《浣溪沙》。
5.从内容、思想、艺术角度理解、赏析诗歌。 【复习内容】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渔家傲》《浣溪沙》。 一、文学常识
1.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二、抄写下列词语
殉职 热忱 狭隘 鄙薄 费解 推敲 斟酌 时髦 圩堤 亲躬 捷径 裨益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七月流火 不假思索 娓娓动听 七月流火 如释重负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悲天悯人 小心翼翼 循规蹈矩 疲惫不堪 筋疲力尽 三、诗歌赏析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