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2)

苏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2:10:56

2017—2018学年下学期2016级

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45分)

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的酶作用于蛋白质

2.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B. 培育脱毒苗的过程中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 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D. 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27mm

3.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接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只能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B.都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D.接种工具使用后需要灭菌

4.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可采用高压蒸汽、酒精擦拭、火焰灼烧等不同的灭菌或消毒方法,这些方法依次用于处理

A.接种针、手、培养基 C.培养基、手、接种针

B.器皿、接种针、手 D.菌种、手、接种针

5.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 制备含水、淀粉、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C. 把实验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 D. 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选出有透明圈的菌株即为所需菌株 6.下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促进有机溶剂的蒸发 B.酒精灯可以对烧瓶直接加热

C.冷凝管的作用是使蒸发的有机溶剂重新回到烧瓶

1

D.胡萝卜素和有机溶剂会发生化学反应

7.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会缩短泡菜腌制时间 B.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 发酵装置密封是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 D. 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8.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C.c处抗生素无效

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D.d为对照

b、c处分别处滤纸片浸

9.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B.镜检花粉时可用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铬矾法染色,后者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C.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D.如果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幼小植株,还需对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10.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

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幼苗(如下图)。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培养基中要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 C. 此过程中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D. 利用该技术获得的后代能保持亲本性状

11.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 mL,连续收集

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 12.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

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C.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D.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13.下列有关细菌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B. 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C. 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的克隆 D. 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14.拟采用“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二种名贵花卉。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A. 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 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出芽是外植体经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 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1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C.在第二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1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

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用量,过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7.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18.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C.在浓缩干燥前,必须进行过滤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 19.压榨完橘皮后,处理压榨精油时,离心的目的是

1

A.除去质量较小的固体残留物 C.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B.除去水分 D.除去果蜡、果胶

20.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A.性质和使用量

B.紧密程度 C.含水量 D.湿度

21.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采用压榨法而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

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 C.会使芳香油的有效成分水解

B.柑橘、柠檬芳香油易溶于水

D.A和C

22.选择石油醚作提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的原因是

A.石油醚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C.石油醚不易燃烧

B.石油醚挥发性强 D.石油醚的沸点较高

23.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

A.分层、吸水 B.溶解、吸水 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 24.橘皮精油的提取中要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

A.与橘皮中的有机酸反应,防止损坏橘皮精油 B.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提高出油率 C.防止提取过程中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分解 D.防止蒸馏过程中原料发生焦糊 25.对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正确的是

A.胡萝卜→粉碎→萃取→干燥→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B.胡萝卜→粉碎→过滤→干燥→萃取→浓缩→胡萝卜素 C.胡萝卜→粉碎→过滤→萃取→干燥→浓缩→胡萝卜素 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2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C.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减小

B.果醋制作不需要在密闭的条件下

D.都需要始终保持微生物的活性

27.利用PCR技术,把一个双链DNA分子当作第一代,经过3次循环,在第四代DNA分子中,有几条第一

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

A.2 B.4 C.8 D.16 28.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29.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下学期2016级 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45分) 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的酶作用于蛋白质 2.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