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的折射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答:此题答案如图6-4所示。
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叫做透镜的光心。薄透镜的光心就在
透镜的中心。
如图6-5,实验表明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O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如图6-6,实验表明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
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
透镜也叫做发散透镜。
例题3:图6-7中画出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的焦点,用F来表示。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
分析:若既没有会聚作用,也没有发散作用,则光线通过透镜后,应如图6-8中虚线所示。而现在由于透镜对光线作用的结果,图中(1)折射后的两条边界光线比两条虚线收敛了,所以这个透镜是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图中(2)折射后两条边界光线比两虚线散开了,所以这个透镜是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实际上F点就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答:图中(1)是凸透镜,(2)是凹透镜。填上透镜后的图如图6-8所示。 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例题4:使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景物是在照相机镜头前距离大于2倍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焦距的地方,所以胶片拍到的像是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此题应选(B)。 例题5:用镜头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想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应离被照的人_______,这里感光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比原来应________。 分析:用照相机给别人拍过照的人,一般会有这样的体验,要想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应使相机离被照的人近些。而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调节得往前伸,这时感光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比原来大。 答:此题应填近些,大些。 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题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如图6-9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图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则: (1)把烛焰放在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______时,在与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 分析:设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即物距为u,实验表明当u>f时,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当u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