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真真假假

真真假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8:01:19

真真假假

真假之辨

夸夸其谈,自鸣得意,正兴高采烈,冷不防人言入耳——“没句真”,此中会是什么滋味?

我们很多时候说话想让人认可,就特别强调“这是真的,没骗你!”态度诚恳,被接受的机率或许会高些。

某电视台作秀,嘉宾陆续上台展示才艺或拿影像资料证实自己的传奇,然后说“我是真的”。现象能说明真相吗?这虽是做节目、做来玩的,不过这类做派早已流行于社会??浓色、重味、虚张声势的环境氛围,使我们逐渐忽略对实际道理的感知。

男女相亲总以最亮丽的一面示人,结了婚,前后两个样。 钱塘江观潮,巨浪冲天,很壮美;人们争先恐后去目睹这盛况,但大潮退后有谁关注那歪歪曲曲、脏东西显露无遗的河床?事之成象,有诸多因缘聚合。在认识世界里头,有已知和未知两个层面。未知的或玄或神,已知的或情或理;我们可以透过已知去了解未知,却不能将浮于意念的影象当作是真的。倘若执于见,在事象的变化面前,就很容易把自己搞得迷迷懵懵。

有位工友喜欢喝“九江双蒸”品牌的米酒,时常在住所附近的“士多”买酒。一天他在饭馆用餐,向柜台要了瓶“九江双蒸”,一喝就觉得味道不对,于是闹起来,投诉饭馆卖假酒。后经有关部门检验,饭馆卖的不是假洒。原因是投诉的人一直都在喝假酒,偶然喝上正厂出品的酒反而感到不适。应了“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说法。

若干年前我在某汽车企业的经营部工作,参与管理一个客运站场。有一次我见经营部的财务愁眉不展,原来她收了一张准备入帐的百元假钞。当时我有些侠气,从自己的口袋掏出真钞跟她调换。拿到假钞,反复细看,此中的辨伪的标识应有尽有,只是手感纸身略厚,用真钞对接,纹路不合。下班之后我与几个朋友到一个大排挡吃晚饭,结账时我递上这票子,女档主拿着单据票子走向钱台,我随即说:“老板娘,那钱是假的!”女档主一怔,连忙查看,对着灯照,有水印头像,又用手着意摸擦一下,然后笑了,“假的好!再多拿几张这样的钱来我也受。”也许她以为我是跟她开玩笑??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事物的影象为是,亦不可取。有形的东西都不实在,那什么是可靠的呢?忠信!信者童叟无欺,纸币之所以能流通,其中有信;人们之所以有相互默契,也不能缺少信。信是无形的,但在人心;人心有问题,信用就有问题。作假是不信而用,验真是不得已而为。任信于事不会去作假,缺少信才会被怀疑。故古圣贤之训“无信不立”,立于无信就会出现虚假的象。怎样辨别信与不信呢?信在自然,信在感应,信在情理,信在适当的人事。

有种哲学强调物质,有种哲学强调精神,也有一种哲学什么都不强调,以法自然为依归。谈物质、精神的哲学,近百年来常在人们口中,而法自然的哲学虽在我国流传了二千多年却从无定

说。“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通者心领神会,说者有所不知。用者随机而变,误者妄执一是。法自然者没有主观的意志,淡定清明。各种现象的显示都有其因由,趋而成势有其路向。因由是情,趋向是理,就情就理权衡,守中而用事。

试看《论语》中的一例:子路请教老师:“我听到一件事想去做?”孔子说:“父母在,为何不先问问他们的意见?”此后,另一个同学冉有也来问老师:“我听到一件事想去做?”孔子却说“听到的事想做,那就去做吧。”相同的问,不同的答复。孔子深知不同的情,有不同的理。子路性情鲁莽,叫他问父母是制约其犯错的可能;冉有为人拘谨,便激励他的行动力。用圣人的原话说:“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顺势而发,箭中红心!

执于定式者,认为孔子讲说话前后自相矛盾;看得通的人,觉得圣人处事合情合理。

看问题看表面难以切合实际,根据情理来推敲就比较能接近真实。情理是实际的道理,实际的道理是认识事物的基点,但实际的道理虽常在手却不易把握,问题恐怕是我们习惯性地依赖片面的经验和直观的信息、再以想法来判断事物。

想法偏于事象,事象似是而非。金市火红,很多人争着去买金,愈是天价愈多人买,到金市下跌的时候套牢大多是追高的人。而股市低迷,却比较少人愿意参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呀!

老子说:“上善若水”,又说水的特色“处众人之所恶”。我们执于念想的人,有谁甘愿“处众人之所恶”?远古圣人“无为而治”,早已将身心放下,故能以 “孤、寡” 自称 。

我有位忘年之交、未足三十岁的小伙子,常与讨论《易经》。有一次我问他《易》中八卦除乾、坤外,余者哪是阴卦,哪是阳卦?他反应奇快:“阴多阴卦,阳多阳卦。”我又问:“为什么经书说:‘一君二臣,君子之道;二君一臣,小人之道’”?他无言以对。朋友,少为贵,多为贱。一阴二阳的是阴卦,一阳二阴的是阳卦。《易经》是自然的法术,我们不识自然,以假为真还浑然不觉。

天道循环而现圆,地势直曲而见方,天动地应,万物生焉。人居物中而为灵长,随形就势,化险逢生,学天之自强,效地之厚实,不敢自以为是呀!结绳记事,投石问路,渐觉一为象始,二属两端,混而成事。三画卦出,再重叠,用而为术。辨真,我们的古人早已有一套,只可惜今人或用之不当,或不懂而以“迷信”视之,将它看作糟粕而放弃。其实“迷信”是人的问题,与《易》无关。看作糟粕,也是看者的观念问题。

《红楼梦》有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里的“荒唐”不荒唐,作者在说——用世俗的眼光看,我写的书“满纸荒唐言”,只有明白的人知道里面有“一把辛酸泪”。世俗者流“都云作者痴”,天啊,“谁解其中味?”

搜索更多关于: 真真假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真真假假 真假之辨 夸夸其谈,自鸣得意,正兴高采烈,冷不防人言入耳——“没句真”,此中会是什么滋味? 我们很多时候说话想让人认可,就特别强调“这是真的,没骗你!”态度诚恳,被接受的机率或许会高些。 某电视台作秀,嘉宾陆续上台展示才艺或拿影像资料证实自己的传奇,然后说“我是真的”。现象能说明真相吗?这虽是做节目、做来玩的,不过这类做派早已流行于社会??浓色、重味、虚张声势的环境氛围,使我们逐渐忽略对实际道理的感知。 男女相亲总以最亮丽的一面示人,结了婚,前后两个样。 钱塘江观潮,巨浪冲天,很壮美;人们争先恐后去目睹这盛况,但大潮退后有谁关注那歪歪曲曲、脏东西显露无遗的河床?事之成象,有诸多因缘聚合。在认识世界里头,有已知和未知两个层面。未知的或玄或神,已知的或情或理;我们可以透过已知去了解未知,却不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