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脑卒中康复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脑卒中康复护理
作者:黄爱珍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7期
脑卒中不是单纯某个疾病的名称,参照WPO定义它指\发展速度快且具有血源性大脑功能局部性障碍,且持续时间超过24h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临床中广泛指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蛛网膜腔下出血等病症。其致残、死率均较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一起构成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由于临床中对脑卒中的诊断、抢救、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急性期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幸存者中75%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重度致残患者比例超过40%,脑卒中患者多数无法彻底恢复健康,往往有一定程度后遗症,如: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心理或情感障碍以及诸多并发症。造成终身痛苦。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极为重要,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近远期生活质量为护理宗旨,采用健康教育的手段,防止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国外康复医学发展证明:早期采取正确措施处理脑卒中患者可大大减轻其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适宜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可最大程度地减轻残废对患者远期生活的影响。 1运动障碍及护理
1.1早期传统认为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生偏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进行大幅度肢体的被动运动可有效防止肢体肌肉的萎缩,并避免患者关节僵硬,还可有效促进相关神经功能恢复。现代康复医学则认为:床上选择正确体位对避免患者后期出现异常痉挛的模式是较为重要的。因此,床上被动的摆放患肢姿势与定时改变体位等护理工作成为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中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在进行康复护理时应时刻谨记:不能彻底排除患者主动的活动,任何活动都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机会,引导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进行锻炼,其康复效果与完全被动锻炼的效果比较大相径庭。
1.2软瘫期对于软瘫的患者应协助医师,通过诱导患者联合反应与共同运动,促进其患侧肌力和肌张力尽快恢复,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同时也应注意在软瘫期对患者出现痉挛现象进行预防性治疗。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床上肢体运动,例如起立训练、床上翻身、桥式运动,内旋肌、内收肌的夹腿和骨盆肌运动等,此类主动活动不仅可以使患者肌力增强、预防肌肉痉挛,更重要的是可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可以动了\,这种功能恢复信心给患者心理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患者后期的主动配合治疗十分有帮助。
1.3痉挛期痉挛期的治疗是康复治疗整个阶段中的关键时期。肌肉痉挛是必然会出现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若想要运动,就会由于痉挛而产生异常运动模式。此时护理的关键是和医师配合进行站位、坐位和行走时要谨记,帮助者不应牵拉患者的患侧上肢。由于患侧上肢恢复与下肢相较更慢,且更难,若拉伤瘫痪状态的肌肉,会引起后期恢复较大的障碍。嘱咐患者遵医嘱循序渐进地锻炼。在护理过程中确保患者对各种锻炼保持持续兴趣,让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看到治疗效果,逐渐建立起正常运动模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