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
4.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常规
一、诊断
1. 存在引起呼衰的原发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周围神经疾病、胸部、呼吸道、
肺部病变或肿瘤等。 2. 血气诊断标准:
PaO2≤50mmHg 或/和 PaCO2≥50mmHg。 3.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二、呼吸功能评价
PetCO2(呼气末CO2分压):正常与PaCO2相差<10mmHg,有通气功能障碍时>10mmHg。
VD/VT(死腔/潮气量):即(PaCO2—PetCO2)/ PaCO2。正常值:早产儿0.5;新生儿0.4;
1-5岁0.35;儿童0.33;成人0.2~0.35
PaO2/FiO2:正常值400~500,呼衰时<300,若<150需机械通气。
氧合指数(OI):OI= MAP×FiO2×100_ OI>20,死亡率50%。
PaO2
肺动脉氧分压差(A-aDO2):A-aDO2=(PiO2—PaCO2×1/R)×PaO2
=[(760-47)×FiO2—PaCO2×1/0.8] ×PaO2
正常值:5~15mmHg;>30为异常;>50考虑有换气障碍;
>100考虑有急性呼衰;>450需机械通气。
肺内分流量(QS/QT):正常成人5%;儿童2.5%。
计算公式:QS/QT=0.0031×(A-aDO2)/[5+0.0031×(A-aDO2)]
条件:吸100%氧下测PaO2,PaO2>150mmHg,心输出量正常。
三、治疗
(一) 气道管理:变换体位,Q12h,保持头稍后仰位,温湿化给氧,雾化拍背吸痰,保
持呼吸道通畅。 (二) 氧疗:酌情给氧,鼻导管、头罩、CPAP。 (三) 液体疗法:
1. 液体量:60~90ml/kg/d。
2. 维持电解质平衡:若血钠<130mmol/L,且有细胞外液减少,应予纠正。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所需补钠mEq的数=(130-病人血钠)×0.6×kg。40ml/kg(3%NaCl,12ml/kg)提高血钠10mEq/L,可分2~3次给予。 (四) 纠正酸中毒:PH<7.25可用碱性液。一般用5%NaHCO3:2~3mmol/L(3~5ml)/kg/d。
先用半量。
注意:①混酸及代酸病人,如仅给碱性液而未注意改善通气,可使PCO2升高 ②纠酸勿矫枉过正。
③过量NaHCO3可致:代碱后氧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 高碳酸血症:心脏负担加重 加重脑水肿、肺水肿 呼吸更受抑制
(五) 循环支持
1. 强心剂:西地兰、地高辛、多巴酚丁胺 2. 减轻心脏负荷:利尿剂。
3. 减轻心脏后负荷:酚妥拉明、654-2
4. 提供心肌营养,保证心肌能量代谢:能量合剂,FDP。 (六) 降颅压、控制脑水肿:甘露醇0.25~0.5g/kg/次,每日3~4次。 (七) 代谢营养支持。 (八) 病因治疗: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九) 机械通气和其他呼吸支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