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师大附中2014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
山东师大附中2014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命题人:迟令峰 审核人:侯或、毛晓建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1月15日15时从甲图中M地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经最短路线飞往乙图中N地。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是( ) A.②区域的面积和③区域一样 B.甲、乙两图比例尺相同 C.①区域位于④区域的西北方向 D.M、N两地同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2.下列说法和事实相符的是( ) A.起飞地M位于东四区 C.飞行时间为约为10小时 拍摄照片”。据此回答3—4题。
3.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45 m B.55 m C.105 m D.120 m 4.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飞行方向为西北—西南 D.飞行距离大约为8 880 km
右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 日7时20分,山东师大附中的同学开始观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直播。右图示意同学们观看直播时的地球光照图。读图,完成5-6题。
5.同学们开始观看直播时,图中A点的区时是( ) A.10月16日12时20分 B.10月16日12时 C.10月17日0时20分 D.10月17日0时
6.同学们开始观看直播时,下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年12月12日,科学家在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自日出至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读图,结合所学回答7—8题:
7.太阳位于R所指位置时,科学家看到的太阳方位及科学家所在纬度分别是( ) A.正北 C.正南
23°26’N 23°26’N
B.正北 D.正南
23°26’S 23°26’S
8.若科学家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拍摄日期应选择在( )
A.7月l目前后 B.1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4月1日前后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9—10题。
9.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10.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云量增加 C.环境污染
B.气候变暖 D.气候干旱
11.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右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近地面气温陆地低于湖水面 B.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C.出现在夜晚的概率大于白天 D.④处比②处更容易产生降水
12.读“海陆分布示意图(甲)和某地气压、气温年变化示意图(乙)”,则甲图中与乙图所示气压、气温年变化状况相一致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回答13-14题。
13.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4.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右下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亲意图”。左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D.西北大西洋
C.大西洋赤道附近 ( )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右图为世界两个著名岛屿。A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岛的西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 以
16.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上,而东部降水较少,不足500mm。B岛冬冷夏凉,天气多变,7月平均气温1 0-15℃,东部沿海夏季多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17-18题。
17.A岛西部年降水量非常丰富,而东部较少。可能是因为( ) A.西部终年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 B.东部受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C.西部夏季处在西南风的迎风坡 D.东部不受大西洋水汽影响 18.B岛夏季凉爽,东部沿海多雾的原因是( )
A.海水蒸发量大使水汽增多 B.气旋活动频繁,多云雨天 C.深受寒冷的西北风影响 19-20题。
19.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此季节气温较高B.气温年较差较小 C.此季节降水较多D.降水季节变化大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Q处气压值可能是( )
A.1 007 B.1 008 C.1 009 D.1 010 22.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高压脊 B.冷锋 C.反气旋 D.气旋
沙尘暴 干旱 伏旱 台风
D.寒流影响使近地面气温较低
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
第Ⅱ卷(综合题 共56分)
23.(1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目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4分)
(2)分析拉萨所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8分)
(3)说明拉萨成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 (6分)
24.(16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以下两图分别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