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鉴赏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3:33:13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高考边塞诗鉴赏导学单

(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

【考点阐述】

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从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2005年(重庆卷,王昌龄《从军行》)和2006年(天津卷,张籍《凉州词》)所选边塞诗的考查情况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落在对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虽然涉及的边塞诗不多,但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亮丽的奇葩,复习时不可等闲视之。 【知识梳理】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边塞风光。

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

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等感情。

3.创作风格: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方法点拨】

边寒诗的鉴赏应往意以几点:

5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上加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对当时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上 柳 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 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1)简析“天静无风声更干”一句的表达作用。

(2)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 “天静无风”交代现时的天气状况,“声更干”形容响箭的鸣声在辽阔宁静的塞外草原上显得格外干脆爽利,格外尖峭响亮。②干湿本是形容物体含水份多少的状态,这里借用来形容声音,比用其他直接形容声音的词更耐人寻味。

(2)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鸣骹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2.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象,“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误区透视】

做此类题目时考生容易走讲的误区有:(1)由于对社会时代背景不十分熟悉,造成对主题理解的偏差。(2)对题干上的“艺术表现特点”认识不清,造成做题缺少针对性。(3)混淆诗歌的艺术风格,出现张冠李戴现象.(4)不能有效地组织语句进行答题。

【实战演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日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6

答:

2.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2)《从军行》和《渔家傲》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答:

(3)两首诗词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答:

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凉 州 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前人对这首诗的后两句持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作“悲伤语读”,另一说作“谐谑语读”。你赞成哪一种?请阐述具体理由。 答:

(2)若按你的理解,诗的前两句的气氛描写对整首诗思想情调的表达,产生怎样的作用?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

(2)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7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诗的前四句,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试作简要分析。 答:

(2)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2.(1)都以戍边为题材;都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2)相同:都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的角度写。不同:诗偏重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词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为明显。(3)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3.(1)一说:诗的三、四句是对当前戍卒生活的一个完整反映,他们酣饮时的豪爽是思归不能,借酒强欢,以慰苦心的反常心理,低沉感伤才是潜隐其后的真实征人心态。另说:诗的三、四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辞,意思是说,莫要笑话我们会醉卧沙场,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这里表现出的是豪放开朗的感情,是连死亡都无所谓的勇气。(2)按第一种理解: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戍卒酣饮时激昂畅快的气氛,有力地反衬了征人郁闷感伤的哀痛之情。按第二种理解: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戍卒酣饮时激昂畅快的气氛,烘托了将士们豪放开朗的性格。

4.(1)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2)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的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5.(1)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队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2)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的本旨。前四句为辅,后四句为主旨。全诗欲抑先扬的手法,有力地衬托了主题。

8

搜索更多关于: 边塞诗鉴赏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高考边塞诗鉴赏导学单 (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 【考点阐述】 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它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从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