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
软 件 工 程 复 习
64.下列语言中,第一个体现结构化编程思想的语言是( B ) A. FORTRAN 语言 B. Pascal 语言 C. C语言 D. 4GL语言
65.下列语言中,产生的目标代码运行效率最高的是( A ) A.汇编语言 B. Cobol语言 C. SQL语言 D. Prolog语言
6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A.试验性运行软件 B.发现软件错误 C.证明软件正确 D.找出软件全部错误
67.软件测试用例主要包括输入数据和(C) A.测试计划 B.测试规则 C.预期输出结果 D.测试报告
68.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应该( D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测试数据 C.完成编码以后制定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测试用例
69.成功的测试是指运行测试用例后( B ) A.未发现程序错误 B.发现了程序错误 C.证明程序正确 D.改正了程序错误
70.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 A ) 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 C.设计说明 D.源程序
71.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根据是程序的( B ) A.应用范围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72.黑盒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根据是程序的( C ) A.应用范围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73.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是( D ) A.等价类划分法 B.边界值分析法 C.错误推测法 D.因果图法
74.集成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 B ) A.需求分析的错误 B.概要设计的错误 C.详细设计的错误 D.编码的错误
75.下列技术中不属于白盒测试的是(D )A.语句覆盖 B.判定覆盖 C.条件覆盖 D.边界值分析
76.集成测试时,能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测试方法为( A ) A.自顶向下渐增测试 B.自底向上渐增测试 C.非渐增式测试 D.系统测试
77.确认测试的依据是( A ) A.需求规格说明书 B.设计说明书 C.源程序 D.开发计划
78.关于白盒技术的逻辑覆盖,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判定覆盖可能使一些条
5
软 件 工 程 复 习
件得不到测试 B.语句覆盖查错能力最强 C.条件组合覆盖查错能力较强 D.路径覆盖查错能力强
79.下列覆盖中发现错误能力最强的是(B )A.条件覆盖 B.路径覆盖 C.判定覆盖 D.
条件组合覆盖
80.白盒技术中,未归属于逻辑覆盖的是( B ) A.判定覆盖 B.循环覆盖 C.路径覆盖 D.
条件覆盖
81.黑盒技术中不包括( A ) A.基本路径测试 B.边界值分析 C.错误推测 D.等价类
划分
8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基本路径测试步骤的是( A ) A.进行边界值分析 B.据详细设
计或源程序导出程序图 C.计算程序图的环路复杂性 D.确定只含独立路径的基本路径集
8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单元测试内容的是( A ) A.软件的性能 B.模块接口 C.重要
执行路径 D.局部数据结构
84.下列测试中,最早进行的是确( A )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确认测试 D.系统
测试
85.关于集成测试,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A.可采用演绎法 B.可采用自顶向下结
合法 C.可采用自底向上结合法 D.可采用非渐增式方法
86.软件维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C ) A.费用低 B.人员少 C.开发方法的缺陷 D.维
护难度大
87.软件维护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 B ) A.生产率高 B.生产率低 C.人员多 D.人员
少
88.下列文档中,产生于维护阶段的是( C ) A.软件需求说明 B.操作手册 C.软件问
题报告 D.测试分析报告
89.为识别和纠正错误,弥补软件性能缺陷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A ) A.校正性维
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90.为使软件适应其运行环境变化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B ) A.校正性维护 B.适
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91.为使软件增加功能、增强性能、提高效率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C ) A.校正性
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92.为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而对软件进行修改称为( D ) A.校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6
软 件 工 程 复 习
93.维护活动数量较大,约占整个维护活动的50%的维护类型是( C ) 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94.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指( C ) A.开发时的错误 B.隐含的错误 C.修改软件造成的错误 D.运行时误操作
95.下列软件特性中相互促进的是( A ) A.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 B.效率和可移植性 C.效率和可修改性 D.效率和结构好
96.下列软件特性中相互矛盾的是( C ) A.可修改性和可理解性 B.可测试性和可理解性 C.效率和可修改性 D.可理解性和可读性
97.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是( B ) A.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 B.使用瀑布模型 C.使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D.使用历史文档
98.采用快速原型模型开发时,首先应( C ) A.构造原型 B.运行原型 C.快速分析 D.评价原型
99.演化提交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基础上,于开发过程的( C ) A.需求分析阶段进行增量开发 B.设计阶段进行增量开发
C.所有阶段都进行增量开发 D.编码阶段进行增量开发
10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 ) A.继承性 B.多态性 C.封装性 D.内聚性
10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D ) A.继承性 B.多态性 C.封装性 D.正确性 102.面向对象方法中建立动态模型的图形工具是( D )A.程序图 B.数据流图 C.对象图 D.状态图
103.面向对象的方法中组成功能模型的图形工具是( D ) A.程序图 B.对象图 C.状态图 D.DFD
104.面向对象的方法中组成对象模型的图形工具是( B ) A.程序图 B.对象图 C.状态图 D.DFD
105.汽车装有一个发动机,汽车和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 B ) A.一般──具体 B.整体──部分 C.分类关系 D.归纳关系
106.火车是一种陆上交通工具,火车和陆上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是( D ) A.组装关系 B.整体──部分 C.聚集关系 D.一般化关系
10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C ) A.模块 B.抽象 C.继承 D.共享
108.软件部件的内部实现与外部可访问性分离,这是指软件的( C ) A.继承性 B.共
7
软 件 工 程 复 习
享性 C.封装性 D.抽象性
109.实现共享和提高重用的主要途径是( A ) A.使用继承 B.提高内聚 C.降低耦合 D.
使用封装
110.同一类中有相同的数据结构,这种共享的级别是( B ) A.不同类级共享 B.同一
类级共享 C.不同应用级共享 D.同一应用级共享
111.类库机制的共享级别是( C ) A.不同类级共享 B.同一类级共享 C.不同应用级
共享 D.同一应用级共享
112.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中,核心模型( C ) A.功能模型 B.动态模型 C.
对象模型 D.分析模型
113.对象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C ) A.状态图 B.数据流图 C.对象图 D.结构图 114.动态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A ) A.状态图 B.数据流图 C.对象图 D.结构图 115.在只有单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类层次的结构是( A ) A.树型结构 B.网状结
构 C.星型结构 D.环型结构
116.在含有多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类层次的结构是( B ) A.树型结构 B.网状结
构 C.星型结构 D.环型结构
117.表示对象的相互行为的模型是( B ) A.对象模型 B.动态模型 C.功能模型 D.分
析模型
118.描述类中某个对象的行为,反映了状态与事件关系的是( B ) A.对象图 B.状态
图 C.流程图 D.结构图
119.有时间间隔的操作是( B ) A.动作 B.活动 C.加工 D.处理
120.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瞬时操作是( B ) A.处理 B.动作 C.活动 D. 加工 121.常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示( C ) A.对象 B. 类 C.关联 D.属性
122.在确定类时,候选的类包括所有的( A ) A.名词 B.形容词 C.动词 D. 代词 123.在确定属性时,候选的属性包括所有的( C ) A.动词 B.名词 C.修饰性名词词组
D.词组
124.面向对象方法中实现信息隐蔽是通过对象的( C ) A.分类性 B.继承性 C.封装
性 D.共享性
125.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第一步和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活动是( D ) A.
编写设计说明 B.制定测试计划 C.编写需求说明 D.制定项目计划
126.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质量度量模型的是( C ) A. Boehm模型 B. McCall模型 C.
喷泉模型 D. ISO软件质量评价模型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